
指墓碑。《文選·江淹<雜體詩·效潘嶽“悼亡”>詩》:“駕言出遠山,徘徊泣松銘。” 劉良 注:“松銘,山墳銘碑也。”
“松銘”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松銘(拼音:sōng míng,注音:ㄙㄨㄥ ㄇㄧㄥˊ)指墓碑,常用于古代詩文。該詞源自《文選·江淹〈雜體詩·效潘嶽“悼亡”〉》中的詩句:“駕言出遠山,徘徊泣松銘。”
古籍出處
南朝文學家江淹在詩中用“松銘”代指墓碑,劉良對此注解:“松銘,山墳銘碑也。”表明其與山林墓地中的碑刻相關。
詞義解析
作為人名時,“松銘”結合了“松”的堅韌品質與“銘”的銘記之意,寓意堅毅高尚、博學勤勉。
“松銘”本義為墓碑,源于古典詩文,兼具自然意象與文化象征;作為現代人名,則賦予積極的精神内涵。
《松銘》是一個詞語,它指的是對一個人或一件事的欽佩和贊頌。用來形容某人或某事具有高尚的品質和良好的聲譽。
《松銘》這個詞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别是“松”和“銘”。
“松”字的部首是木字旁,它共有8個筆畫。
“銘”字的部首是金字旁,它共有11個筆畫。
《松銘》這個詞來源于中國傳統文化和文學作品,用來表達對于某人或某事的崇敬和贊美。
在繁體字中,松銘的寫法為「松銘」。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變化。《松銘》這個詞在古代可能以不同的字形寫作,但依然保留着對某人或某事的稱頌和贊美的含義。
1.他對于工作的認真負責令人松銘不已。
2.這位年輕的科學家以其卓越的成就令人松銘。
3.松銘于心的事業需要付出努力和奉獻。
松音、松花、銘刻、銘心等。
褒獎、稱贊、贊美、嘉許等。
非議、責備、诟病、诋毀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