説大話使小錢的意思、説大話使小錢的詳細解釋
説大話使小錢的解釋
謂口頭慷慨,而行為吝啬。亦比喻口說大話,卻行事膽小。 馮志 《敵後武工隊》第四章:“ 劉茂林 是個說大話使小錢的家夥,一見 韋青雲 變成個兇煞神,吓得他渾身打哆嗦。”
詞語分解
- 小錢的解釋 一筆 ,通常為一個用途一次所需用的 數目詳細解釋. 漢 王莽 時鑄的一種錢名。《漢書·王莽傳中》:“乃更作小錢,徑六分,重一銖,文曰‘小錢直一’。”今尚存的 王莽 時小錢,文為“小泉直一”。.
專業解析
"說大話使小錢"是一個漢語俗語,其核心含義是指一個人言語上誇誇其談、顯得慷慨大方或能力非凡,但在實際行動上卻表現得吝啬小氣、不願付出或兌現承諾。它形象地描繪了言行不一、表裡不一的虛僞行為。
具體解析如下:
-
“說大話”:
- 指誇口、吹牛、說空話、說超出實際能力或意願的話。
- 表現為承諾很重、口氣很大、描繪美好前景或顯示自己很有本事、很慷慨。
- 例如:承諾給人巨額回報、答應幫人辦大事、炫耀自己財富或能力等。
-
“使小錢”:
- “使”在這裡是“花費”、“使用”的意思。
- “使小錢”指實際花費的錢財很少,出手吝啬,斤斤計較。
- 表現為在需要實際行動或付出時,隻拿出很少的資源,或者找借口推脫、敷衍了事。
-
整體含義:
- 這個詞組将“說大話”和“使小錢”兩個行為形成鮮明對比,諷刺那些嘴上說得天花亂墜、顯得極其大方或能幹,但落實到具體行動(尤其是需要花錢或付出時)卻極其摳門、吝啬、退縮的人。
- 它強調的是言過其實、言行不符、光說不練、吝啬虛僞的特質。
- 常用于批評那些承諾時信誓旦旦,兌現時卻大打折扣或找借口推脫的人;或者那些表面上裝闊氣、講義氣,實際卻非常小氣的人。
權威來源參考:
-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雖然該詞典未直接收錄“說大話使小錢”這個完整俗語詞條,但它對構成該俗語的關鍵詞有權威解釋:
- 說大話:指誇口。(商務印書館,ISBN 978-7-100-04345-5)
- 使錢:指花錢。(同上)
- 小氣:指吝啬。(同上) “使小錢”即“小氣地花錢”。
- 《漢語慣用語大辭典》:這類專門收錄慣用語、俗語的辭典更可能收錄該詞條或類似表達(如“嘴大手小”、“雷聲大雨點小”等),其釋義會更貼近其作為俗語的整體含義和使用語境。(可參考:溫端政主編,《漢語慣用語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ISBN 978-7-5326-2896-1)
- 《中國俗語大辭典》:同樣是收錄俗語的權威工具書,會對“說大話使小錢”這類生動形象的民間俗語進行詳細解釋。(可參考:溫端政主編,《中國俗語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ISBN 978-7-5326-0811-6)
- 語言學/俗語研究著作:許多研究漢語詞彙、熟語(包括成語、諺語、歇後語、慣用語)的學術著作會分析此類俗語的構成、語義和語用特點。例如,馬國凡的《熟語叢書:慣用語》等著作探讨了類似結構的慣用語。(可參考相關學術出版物)
“說大話使小錢”是一個生動的漢語俗語,核心在于諷刺言行不一、表裡不一的行為,特指那些言語上誇大其詞、顯得慷慨或能幹,但實際行動(尤其是涉及付出金錢或資源時)卻極其吝啬、退縮的人。其權威釋義可參考《現代漢語詞典》對關鍵詞的解釋以及《漢語慣用語大辭典》、《中國俗語大辭典》等專門收錄俗語的工具書和相關語言學著作。
網絡擴展解釋
“說大話使小錢”是一個漢語俗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解釋如下:
1.基本釋義
- 指一個人口頭表現慷慨或誇誇其談,但實際行為卻吝啬或膽小。例如:承諾時豪言壯語,行動時卻退縮或不願付出。
2.具體表現
- 言行不一:嘴上說大話(如承諾幫助他人、吹噓能力),但涉及實際利益時卻斤斤計較或逃避責任。
- 外強中幹:表面強勢或自信,但遇到問題時缺乏膽量,如《敵後武工隊》中劉茂林被形容為“一見韋青雲變成兇煞神,吓得渾身哆嗦”。
3.使用場景
- 多用于口語,批評虛僞、不務實的行為。例如:
- 社交場合中吹噓自己“認識大人物”,但實際需要幫忙時推脫。
- 商業合作中承諾高回報,卻不願投入資金或資源。
4.近義對比
- “光說不練”:僅強調不行動,而“說大話使小錢”更突出“假慷慨”與“真吝啬”的矛盾。
- “色厲内荏”:側重外表強硬、内心怯懦,與此詞的行為層面貶義有部分重疊。
5.文化背景
- 該俗語反映了中國文化中對“誠信”和“務實”的重視,常用于諷刺虛張聲勢、缺乏擔當的人。
若需進一步了解實際用例或方言變體,可參考文學作品或地方俗語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變局别無二緻餔麋猜專策蹇趁風涼襯字傳踏初定從翁存在達标達貴憚懾登頓定衣發車煩壤匪僻飛天使者風情福業更移過患橫搶硬奪畫箧蛇火林呼虓間道井公晉年蚗蠪狂誖老況斂避亂飛滿清門診部瞑坐摸棱兩可膜視納妾泥龜潑撒瓊乳楸子悛懼山鲊折伐升漲伸坦勢阱詩朋酒友時日曷喪施澤四明狂監松明火王孫無冀吳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