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頌椒的意思、頌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頌椒的解釋

古代農曆正月初一用椒柏酒祭祖或獻之于家長以示祝壽拜賀,謂之“頌椒”。 唐 杜甫 《續得觀書迎就當陽居止正月中旬定出三峽》詩:“頌椒添諷詠,禁火蔔歡娛。” 仇兆鳌 注:“頌椒,屬正月。”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頌椒”是漢語中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源于古代節慶習俗與文學表達的結合。以下從詞源、本義、引申義三個層面進行解析:

一、詞源考證 “頌椒”最早見于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記載了古代正月初一“進椒柏酒,飲桃湯”的習俗。其中“椒”指椒酒,以花椒浸泡制成,古人認為其有驅邪延壽之效;“頌”則指祝頌文辭,二者結合形成固定搭配。

二、本義闡釋 根據《漢語大詞典》釋義,“頌椒”特指農曆新年期間以椒酒祭祀的儀式,後延伸為創作節慶頌詩的行為。這一行為包含雙重内涵:

  1. 物質層面:進獻椒酒作為祭品
  2. 精神層面:通過韻文表達祈福意願

三、引申義發展 隨着文學史演進,“頌椒”衍生出更豐富的文化象征: • 文體象征:延續《詩經》中“頌”體的莊重風格(《文心雕龍·頌贊》) • 時序象征:成為元旦/立春題材詩文的代稱(見《全唐詩》卷三二五) • 政治隱喻:明清時期常見于官員進獻的節慶賀表中(《四庫全書·集部》)

該詞的語義演變軌迹,完整展現了漢語詞彙從具體物象到抽象文化符號的轉化規律,是研究古代禮俗與文學互動的重要語料。

網絡擴展解釋

“頌椒”是一個與中國古代傳統習俗相關的詞語,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指農曆正月初一用椒柏酒祭祖或獻給長輩以示祝壽、拜賀的儀式。椒柏酒是用花椒和柏葉浸泡的酒,古人認為飲用此酒可驅邪避疫、延年益壽。

二、曆史背景

  1. 起源:源于漢代,椒柏酒作為新年祭祀的重要祭品,後演變為向長輩獻酒祝壽的習俗。
  2. 時間:固定在正月初一(春節),屬于新年祈福儀式的一部分。

三、文學引用

唐代詩人杜甫在《續得觀書迎就當陽居止正月中旬定出三峽》中寫道:“頌椒添諷詠,禁火蔔歡娛”,此處“頌椒”代指正月的節慶活動,反映其文化意象的延伸。

四、現代應用

如今“頌椒”一詞多見于古籍或文學作品中,現代春節習俗中已較少直接使用這一儀式,但部分地區仍保留飲用椒柏酒的傳統。

注意:需區分“椒頌”與“頌椒”,前者指用辛辣辭藻贊美,屬不同概念。

别人正在浏覽...

哵哥百騎巴镘拌嬌八頌罷業參劾擦脂抹粉超導體程效傳梆雕瘵怼憾負處幹旍告示诰授共處構橑孤迸很愎黃天蕩之戰昏瞀賈貿将引金魚袋訣絕均適可愧空耗蘭襟聯曹梁夫人廪犧令留盼忙音木蘭花暮色怕痛怕癢瞥目秦漢子侵踐秦晉之緣鬖鬖三商燒镫少客升山采珠蛇拳石髓帥臣體象蹪蹈頹阙腿彎脫角網壇萬念俱灰無從置喙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