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士煉丹用的竈。 南朝 梁 江淹 《贈煉丹法和殷長史》:“方驗《參同契》,金竈鍊神丹。”《陳書·徐陵傳》:“金竈之方,吾知其訣。” 唐 王勃 《仙遊觀》詩:“霧濃金竈靜,雲暗玉壇空。”
“金竈”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具體使用場景區分:
基本含義
指道士煉丹時使用的金屬爐竈,常見于古代文獻記載。例如南朝江淹詩句“方驗《參同契》,金竈鍊神丹”即描述煉丹場景。
結構與象征
根據文物記載,金竈多為金屬打造,結構精巧,如唐代金竈實物可見竈門、煙囪、承灰盤等細節,并鑲嵌寶石裝飾,兼具實用性與藝術性。
引申含義
以“金子制成的竈台”比喻家庭富裕、生活優渥,如例句“他生活在一個金竈裡”。但此用法多見于民間通俗解釋,權威文獻中較少出現。
使用注意
需注意語境區分:在道教或曆史文獻中,“金竈”多指煉丹器具;而現代口語或非正式文本中可能借喻財富,但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提示: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陳書》《贈煉丹法和殷長史》等古籍,或查閱唐代金竈文物資料。
金竈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古代用金子鑄制的竈台。它是由“金”和“竈”兩個字組成的,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兩個字的部首和筆畫。
金字的部首是“钅”,表示與金屬有關。它由4個筆畫構成。
竈字的部首是“火”,表示與火有關。它由6個筆畫構成。
因此,金竈這個詞的總筆畫數為10。
金竈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夏本紀》中,“竈”原指燃火的爐飯之處,“金竈”則是指豪華的竈台。這個詞在古代主要用來形容豪華、高檔的竈台。
在繁體字中,“金竈”是保留了原有的意思和寫法。盡管現代漢字常用簡化字形式,但繁體字仍然在一些場合和地區使用。
在古代,金竈這個詞的寫法與現代漢字有所不同。在古文中,《康熙字典》中的記載顯示,金字的上方有一個“白”字,表示與金有關。竈字則與現代寫法相同。因此,古時候金竈的寫法為“金白竈”。
1. 在古代,金竈是貴族家庭中的炊具,代表着高尚的地位。
2. 這座廟宇的香火旺盛,每天都有人來金竈上供奉。
3. 他家的廚房裝修得很豪華,特意安置了一個金竈。
金碧輝煌、黃金時代、竈王爺
黃金竈、貴金竈
土竈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