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束裝的意思、束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束裝的解釋

[get one's things ready] 收拾行裝

束裝首途

束裝待發

詳細解釋

收拾行裝。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義6*解·釋慧持》:“本欲栖病 峨嵋 之岫,觀化流沙之表,不能負其發足之懷,便束裝首路。” 宋 陸遊 《曉發金牛》詩:“客枕何時穩,匆匆又束裝。”《林則徐日記·道光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在寓束裝,客來甚多。” 曹亞伯 《黃花崗之役》:“見 黃興 ,述 港 中同志意請展緩一日之時, 黃興 已束裝待發矣。”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束裝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束裝(shù zhuāng)是一個漢語動詞,指整理行裝、打點行李,多用于書面語或古代語境中,強調為出行做準備的動作。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展開:

一、字源與結構

“束”本義為捆綁(如“束脩”),引申為整理;“裝”指行裝、行李。二字組合後,字面意為“捆紮行李”,後固定為“整理行裝”的專稱。

二、本義與引申義

  1. 核心含義

    指具體動作:收拾衣物、包裹等旅行物品。

    例:《漢語大詞典》釋為“整理行裝”,如“束裝就道”(整理行裝上路)。

  2. 引申義

    隱含“即将啟程”之意,常見于告别場景。

    例:王維《送元二使安西》“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中,友人“束裝”遠行的畫面呼之欲出。

三、文學意象與文化内涵

在古代詩文中,“束裝”承載離别與遠行的情感,如:

四、現代使用提示

當代語境中多用于書面表達(如曆史小說、公文),口語常用“收拾行李”替代。《現代漢語詞典》标注其為“書面語詞”,需注意語體差異。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2012.
  2.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收錄于《全唐詩》.
  3. 孟郊《遊子吟》,收錄于《唐詩三百首》.
  4. 《清稗類鈔·吏治類》,中華書局,1984.
  5.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

網絡擴展解釋

“束裝”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指整理行裝、準備出發的意思。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束裝”由“束”(整理、捆紮)和“裝”(行裝)組成,字面意為整理行李,常用于描述出行前的準備動作。例如:

2.文學與曆史用例

該詞在古典文獻中頻繁出現:

3.近義詞與辨析

4.現代使用

現代漢語中,“束裝”多用于書面或文學語境,口語中較少使用。例如:“他連夜束裝,趕往災區”。

“束裝”是典型的古漢語詞彙,強調行動前的準備狀态,需注意與“裝束”區分。如需更多例句或文獻出處,可參考、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伴音邊師扁桃體炎筆名并命伯讨倉腐春晖刺耳鄧惠貂行蛾揚鳳絲雁柱風訓服馴幹斷耕蓑拱門官績鬼目菜固執航線合肥皇丘黃星靥浣花箋隳頽肩拱及鋒而試寄父即即世世進讒害賢鸠集酒蟹峻宇雕牆刊剟炕榻淚蹤躐趿蒙掙面魔羅明情莫敢難心丸鳥聚強征清勤齊聖殺才商祭少好審量手藳通籤頹沲退隱窊黩微細小疵西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