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浣花箋的意思、浣花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浣花箋的解釋

亦稱“ 浣溪牋 ”。箋紙名。 唐 薛濤 命匠人取 浣花溪 水造紙,為深紅彩箋,名“薛濤牋”。又名“浣花牋”。 唐 李商隱 《送崔珏往西川》詩:“浣花牋紙桃花色,好好題詩詠玉鉤。” 唐 鄭谷 《郊野》詩:“題詩滿紅葉,何必浣花牋?”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談錄·高逸》:“翌日, 宋 以浣溪牋、 李廷珪 墨、 諸葛氏 筆遺之。”參閱 元 費著 《蜀箋譜》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浣花箋是唐代著名箋紙,又稱“薛濤箋”或“浣溪箋”,其含義與特點可綜合多源信息概括如下:

1.詞義與起源

浣花箋是唐代女詩人薛濤在成都浣花溪畔創制的彩箋。其名稱源于制作地點“浣花溪”,因薛濤命匠人以溪水造紙并染色而得名。此箋最初為深紅色小幅詩箋,後逐漸衍生出十色版本,包括粉紅、杏紅、淺青等。

2.形制與工藝

3.文化影響

浣花箋因薛濤與元稹、白居易等詩人唱和而聞名,成為文人雅士題詩的象征。唐代詩人李商隱曾詠歎“浣花箋紙桃花色,好好題詩詠玉鈎”,宋代仍被列為貢品。

4.曆史傳承

其制作技藝對後世箋紙發展影響深遠,曆代均有仿制,并被用于官方文書。五代至宋代,花箋衍生出雕版印刷紋樣,如龍鳳、折枝花紋等。


注:如需完整典故與文獻記載,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浣花箋》的意思

《浣花箋》一詞是指古代的一種紙箋,用于書寫和傳遞信息。在文學作品中,它常被用來象征思念、約定和詩情畫意。

拆分部首和筆畫

《浣花箋》的拆分部首為水和日,部首為水表達了與水相關的意義,如洗滌、清潔;部首為日則表達了與太陽光明、顯出真相的意義。它的筆畫數量為19畫。

來源

《浣花箋》最早出現于中國的古代文學作品中。《紅樓夢》中有一段描寫賈元春寫給劉姥姥的信,以《浣花箋》書寫,因此被廣泛傳頌。

繁體

《浣花箋》是《浣花箋》的繁體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浣花箋》的古時漢字寫法為「浣花箋」。

例句

1. 小姐在窗前回了一張浣花箋,隻欠梁紅玉的手痕。

2. 執筆揮毫,我在浣花箋上寫下了心底的思念。

組詞

浣花、箋紙、書信、手痕。

近義詞

信紙、便箋、紙箋。

反義詞

電子郵件、手機短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