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說憙”。喜悅;歡欣。《荀子·議兵》:“故仁人之兵,所存者神,所過者化,若時雨之降,莫不説喜。”《漢書·郊祀志下》:“皇帝即位,思順天心,遵經義,定郊禮,天下説憙。” 顔師古 注:“説讀曰悅。”
“說喜”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表達祝賀
由“說”(表達)和“喜”(喜事)組成,字面意為通過言辭傳遞慶賀之情,常用于婚禮、生日、晉升等場合。例如:“親友們紛紛說喜,慶祝新人百年好合。”
表示喜悅
在古漢語中,“說喜”通“悅喜”,意為歡欣、愉悅,強調内心的喜悅狀态。如《荀子·議兵》中:“莫不說喜”,即表達衆人皆歡喜之意。
若需進一步探究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荀子》《漢書》等文獻原文。
《說喜》是一個常見的成語,意思是祝賀或恭喜。通常用于表達對别人喜事的祝福或慶賀。
《說喜》的部首是言字旁,它包含有五筆字形。具體的筆畫數為5,分别是:“讠”(3畫)+“喜”(12畫),總計為15畫。
《說喜》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婚嫁習俗。在古代婚禮上,親友們常常會親自上門向新婚夫婦道喜。而去“說喜”的人往往要當面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祝福,因此就形成了這個成語。
《說喜》的繁體字為「說喜」。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些不同于現在。以《說喜》為例,古時候的寫法為「說喜」。
1. 親友們紛紛上門說喜,祝賀新婚夫婦百年好合。
2. 在同事們的歡呼聲中,他上台領獎,大家紛紛說喜。
1. 說情:表達自己的感情或愛意。
2. 說謊:撒謊、不實話。
3. 說服:勸導、使信服。
1. 道喜:恭喜、祝賀。
2. 慶賀:慶祝、慶幸。
1. 吐槽:批評、抱怨。
2. 排斥:拒絕、唾棄。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