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昌之戰的意思、順昌之戰的詳細解釋
順昌之戰的解釋
南宋初年宋金之間的戰役。1140年,金将兀術率軍十萬南下,進逼順昌(治今安徽阜陽)。宋将劉fc22率軍二萬抵抗,激戰數日,宋軍大勝,金軍被迫撤兵。
詞語分解
- 順的解釋 順 (順) ù 趨向同一個方向,與“逆”相對:順風。順水。順境。順水推舟。順風使舵。 沿,循:順城街。順理成章。順藤摸瓜。 依次往後:順序。順次。 隨,趁便:順便。順勢。順手牽羊。 整理:理順。順修(
- 戰的解釋 戰 (戰) à 打仗:戰争。戰機。戰績。戰略。戰術。戰國(我國曆史上的一個時代)。 泛指争鬥,比高下:論戰。争戰。 發抖:戰抖。寒戰。膽戰心驚。 姓。 和 筆畫數:; 部首:戈;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順昌之戰是南宋初年(1140年)由抗金名将劉锜指揮的一場以少勝多的經典防禦戰,也是宋軍步兵在平原地區擊敗金軍重騎兵的重要戰役。以下為詳細解析:
一、基本背景
- 曆史背景:金國撕毀紹興和約,于1140年分四路南侵,攻陷東京(今開封)等地。劉锜原計劃赴任東京副留守,因戰局突變轉守順昌(今安徽阜陽)。
- 戰略意義:順昌地處淮北要沖,是金軍南下必經之路,此戰直接關系南宋江淮防線的存亡。
二、戰役經過
-
第一階段(5月25日-6月1日)
- 劉锜率約2萬宋軍,利用夜襲、伏擊等戰術擊潰金軍前鋒3萬餘人。例如:
- 5月25日突襲金軍白沙渦營地;
- 5月29日以毒箭、火攻破敵,緻金軍“人馬俱斃”。
-
第二階段(6月7日-6月12日)
- 金兀術親率10萬精銳(含“鐵浮屠”重騎兵)反撲。
- 劉锜采用“疲敵戰術”:
- 白天派輕兵騷擾,夜間奇襲;
- 誘敵深入後以強弩、步兵肉搏瓦解騎兵攻勢。
- 最終金軍潰退,宋軍斬獲數萬。
三、曆史評價
- 戰術創新:首創“以步制騎”平原戰法,利用天氣(酷暑)、地形(城防工事)和毒箭等削弱金軍優勢。
- 戰略影響:挫敗金軍南侵計劃,與嶽飛郾城大捷形成呼應,成為南宋抗金轉折點。
四、詞義延伸
現代語境中,“順昌之戰”也引申為以弱勝強、逆境中扭轉局勢的象征。
注:部分細節如金軍具體傷亡存在記載差異,可參考《宋史·劉锜傳》等權威史料進一步考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順昌之戰
順昌之戰是指明朝末年發生在福建順昌地區的一場戰鬥。它是明末農民起義活動中的一部分,也是中國曆史上重要的戰役之一。
詞義解析
順:往前、順利,表示按照正常或自然的次序進行。昌:繁榮、興盛,表示事物發展達到高峰。
拆分部首和筆畫
順字的部首為頁,共有6畫;昌字的部首為日,共有8畫。
來源和繁體
《順昌之戰》這個詞的來源是根據戰鬥地點來命名的。它原本是簡化的字體,繁體的寫法是「順昌之戰」。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常有變化,「順昌之戰」在古代可能采用「順昌之戰」或其他變體的字形。
例句
明末時期,發生了一場激烈的「順昌之戰」,起義軍成功擊敗了朝廷軍隊。
組詞
順利、順心、順序、順手、發展順利。
近義詞
繁盛、興旺、興隆。
反義詞
衰退、頹敗、敗落。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