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顺昌之战的意思、顺昌之战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顺昌之战的解释

南宋初年宋金之间的战役。1140年,金将兀术率军十万南下,进逼顺昌(治今安徽阜阳)。宋将刘fc22率军二万抵抗,激战数日,宋军大胜,金军被迫撤兵。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顺昌之战是南宋初年(1140年)由抗金名将刘锜指挥的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防御战,也是宋军步兵在平原地区击败金军重骑兵的重要战役。以下为详细解析:

一、基本背景

  1. 历史背景:金国撕毁绍兴和约,于1140年分四路南侵,攻陷东京(今开封)等地。刘锜原计划赴任东京副留守,因战局突变转守顺昌(今安徽阜阳)。
  2. 战略意义:顺昌地处淮北要冲,是金军南下必经之路,此战直接关系南宋江淮防线的存亡。

二、战役经过

  1. 第一阶段(5月25日-6月1日)

    • 刘锜率约2万宋军,利用夜袭、伏击等战术击溃金军前锋3万余人。例如:
      • 5月25日突袭金军白沙涡营地;
      • 5月29日以毒箭、火攻破敌,致金军“人马俱毙”。
  2. 第二阶段(6月7日-6月12日)

    • 金兀术亲率10万精锐(含“铁浮屠”重骑兵)反扑。
    • 刘锜采用“疲敌战术”:
      • 白天派轻兵骚扰,夜间奇袭;
      • 诱敌深入后以强弩、步兵肉搏瓦解骑兵攻势。
    • 最终金军溃退,宋军斩获数万。

三、历史评价

  1. 战术创新:首创“以步制骑”平原战法,利用天气(酷暑)、地形(城防工事)和毒箭等削弱金军优势。
  2. 战略影响:挫败金军南侵计划,与岳飞郾城大捷形成呼应,成为南宋抗金转折点。

四、词义延伸

现代语境中,“顺昌之战”也引申为以弱胜强、逆境中扭转局势的象征。

注:部分细节如金军具体伤亡存在记载差异,可参考《宋史·刘锜传》等权威史料进一步考证。

网络扩展解释二

顺昌之战

顺昌之战是指明朝末年发生在福建顺昌地区的一场战斗。它是明末农民起义活动中的一部分,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战役之一。

词义解析

顺:往前、顺利,表示按照正常或自然的次序进行。昌:繁荣、兴盛,表示事物发展达到高峰。

拆分部首和笔画

顺字的部首为页,共有6画;昌字的部首为日,共有8画。

来源和繁体

《顺昌之战》这个词的来源是根据战斗地点来命名的。它原本是简化的字体,繁体的写法是「順昌之戰」。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常有变化,「顺昌之战」在古代可能采用「順昌之戰」或其他变体的字形。

例句

明末时期,发生了一场激烈的「顺昌之战」,起义军成功击败了朝廷军队。

组词

顺利、顺心、顺序、顺手、发展顺利。

近义词

繁盛、兴旺、兴隆。

反义词

衰退、颓败、败落。

别人正在浏览...

拔都败衄百禽长巴黎圣母院搬口弄舌饱膈不迹不识东家斥大船队待絶倒産丢开服散钢笔干冷根牙磐错横剖面滑嘴家谍简傲絶俗洊叠脚碰脚焦芽袈裟迦真隣陀借宿箕皓九带镌载开舘开宗乐园林泉露牙漫天彻地目宿酿花鹏虱评泊锵鎯绮栊青袍乌帢顷数权重日新月着森复扇骨子食不求甘讼逮贴用停儅土黄外衅韦素葨芝香海啸咤夏屋懈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