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韶的意思、九韶的詳細解釋
九韶的解釋
亦作“ 九招 ”。 舜 時樂曲名。《周禮·春官·大司樂》:“九德之歌,《九韶》之舞。”《莊子·至樂》:“奏《九韶》以為樂,具太牢以為膳。” 成玄英 疏:“《九韶》, 舜 樂名也。”《史記·五帝本紀》:“四海之内鹹戴 帝舜 之功,於是 禹 乃興《九招》之樂。” 司馬貞 索隱:“招音韶,即 舜 樂《簫韶》。九成,故曰《九招》。”一說, 帝喾 時所作。《呂氏春秋·古樂》:“ 帝嚳 命 鹹墨 作為聲歌:《九招》、《六列》、《六英》。”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頌贊》:“昔 帝嚳 之世, 鹹墨 為頌以歌《九韶》。” 唐 楊炯 《盂蘭盆賦》:“鏗《九韶》,撞六律;歌千人,舞八佾。”
詞語分解
- 九的解釋 九 ǔ 數目,八加一(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玖”代):九歸。 泛指多次或多數:九死一生。九霄雲外。 筆畫數:; 部首:丿; 筆順編號:
- 韶的解釋 韶 á 古代樂曲名。 美:韶光(a.美麗的春光;b.喻美好的青年時代)。韶華(同“韶光”)。韶景(美麗的春光)。韶秀(清秀)。 筆畫數:; 部首:音;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九韶”是古代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概念,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一、作為舜帝時期的樂曲名
-
基本定義
九韶(又稱“九招”)是傳說中舜帝時代的宮廷樂曲,屬于雅樂體系,常用于祭祀或重大慶典。據《周禮·春官·大司樂》記載,“九德之歌,《九韶》之舞”,表明其與禮儀舞蹈結合。
- 《莊子·至樂》提到“奏《九韶》以為樂”,成玄英注釋其為舜樂名,象征禮樂教化。
- 《史記·五帝本紀》中稱禹因舜的功績而創作《九招》。
-
争議與延伸
部分文獻(如《呂氏春秋》)認為九韶可能源自更早的帝喾時期,但主流觀點仍歸于舜帝。
二、作為古代樂器的組合
-
音樂表現
九韶也被解釋為九種樂器合奏的樂聲,包括磬、鐘、瑟、筝、琴、管、笙、箫、竽等,代表古代音樂藝術的巅峰。
-
引申意義
成語“九韶”常用于形容音樂優美動聽,或比喻人對音樂的高超理解能力,例如“九韶之音,餘韻繞梁”。
三、使用場景
- 文學與曆史:多用于描述上古禮樂制度或贊美音樂,如《莊子》以九韶象征理想境界。
- 現代語境:可借指高雅藝術或傳統文化精髓,如“傳承九韶,弘揚國樂”。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記載,可參考《周禮》《莊子》及《史記》相關篇章。
網絡擴展解釋二
九韶 (jiǔ sháo) 是一個古老的詞彙。它由兩個部分組成:九和韶。九由人工合成的石器中的九個韻符組成,表示九個音樂調式。韶指的是古代的一種音樂和舞蹈表演,被認為是古代社會最高雅的藝術形式之一。
九字的部首是乙,它的筆畫數是兩畫;韶字的部首是音旁,它的筆畫數是九畫。
九韶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五音樂理論,乃至商周時期。這些樂曲用于宗教儀式、慶典和宴會等正式場合。
九韶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九韶」,與簡體字寫法相同。
在古代,九韶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差異。然而,現代使用的寫法和古代相對接近。
以下是一個關于九韶的例句:在古代宮廷裡,九韶的音樂和舞蹈被視為神聖而莊重的藝術表演。
九韶的組詞和近義詞可以包括「樂舞」、「音律」和「雅樂」。反義詞可以是「俗樂」或「庸俗」。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