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失命的意思、失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失命的解釋

違誤命令。《左傳·昭公十三年》:“王問 犫櫟 ,﹝ 枝如子躬 ﹞降服而對,曰:‘臣過失命,未之緻也。’” 杜預 注:“降服,如今解冠也。謝違命。” 孔穎達 疏:“言臣罪過,漏失君命。”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失命”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失命(拼音:shī mìng)的核心含義是“違誤命令”,即未能正确執行或遺漏上級的指令。這一解釋源自《左傳·昭公十三年》的記載:

王問犫櫟,﹝枝如子躬﹞降服而對,曰:“臣過失命,未之緻也。”
杜預注:“降服,如今解冠也。謝違命。”孔穎達疏:“言臣罪過,漏失君命。”

此處“失命”指臣子因疏忽未能傳達君主的命令,需脫冠謝罪,體現了古代對命令執行的嚴格性。


二、字義分解

  1. 失(shī):
    • 本義為“丢失、違背”,如“失信”“失約”。
  2. 命(mìng):
    • 指“命令”或“生命”,此處取“命令”義。

三、其他語境中的引申

在部分文學作品(如宋代詩詞)中,“失命”與“喪身”連用,形成“喪身失命”的搭配,引申為“失去生命”。例如:

“纏涉有無,喪身失命”(釋慧開《頌古四十八首》)
“喪身失命知多少,滿地如今號菜花”(釋印肅《畏愛兼抱》)

但這種用法更偏向文學表達,并非該詞的本義。


四、使用注意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左傳》原文或權威古籍注疏。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失命

失命(shī mìng)是一個漢語詞彙,由“失”和“命”兩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失”字的部首是“大”,總共有5個筆畫;“命”字的部首是“口”,總共有8個筆畫。

來源

“失命”一詞來源于古代漢語,意為失去生命,喪失性命。

繁體

繁體字“失命”的寫法與簡體字一樣。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失”字通常用“大”字的底部寫成“亡”,“命”字由左至右,由上至下依次寫成“一”、“口”、 “二”。

例句

1. 他在一次車禍中失命了。

2. 這場戰役中,敵方士兵失去了大量的生命。

組詞

失事、失去、失落、失眠。

近義詞

喪命、死亡、斃命。

反義詞

保命、獲救、存活。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