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和山都到了盡頭,前面無路可走。 元 丘處機 《雪山》詩:“行到水窮山盡處,斜陽依舊向西傾。”後多比喻陷入絕境。 明 《殺狗記·王婆逐客》:“任你滿帆風使,終有個水窮山盡。” 沙汀 《困獸記》十八:“那些人隻要混得過去就行了的,可是,我們究竟也還沒有到水窮山盡的時候啦!”
“水窮山盡”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指水和山都到了盡頭,前方無路可走,比喻陷入絕境或極度困頓的境地。例如:“任你滿帆風使,終有個水窮山盡。”(出自明代《殺狗記》)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殺狗記》《雪山》等文獻來源。
《水窮山盡》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水源和山勢都已經枯竭盡,形容極度幹旱或險阻無路的境地。這個成語也可以用來比喻困頓絕境,沒有希望的境況。
《水窮山盡》這個成語可拆分為“水”、“穴”、“山”、“盡”四個部首。其中,“水”的拼音是shuǐ,筆畫是4;“穴”的拼音是xué,筆畫是5;“山”的拼音是shān,筆畫是3;“盡”的拼音是jìn,筆畫是6。
《水窮山盡》最早見于唐代文學家、官員韓愈的《進廟入室贊》:“無請有山色,水窮山盡。”這句話後來被引申為成語,用來描述絕境。
《水窮山盡》的繁體字為《水窮山盡》。
古時候,《水窮山盡》的“窮”字寫作“窮”,即用“穴”字旁。這種寫法在現代已經不常見。
1. 幹旱的土地上連一滴水都找不到,真是水窮山盡啊。
2. 在面對困難時,我們要相信,隻要努力奮鬥,就沒有什麼是水窮山盡的。
1. 窮途末路
2. 步履維艱
3. 陷入絕境
4. 四面楚歌
5. 走投無路
1. 滿目瘡痍
2. 如墜煙海
3. 異常困難
1. 喜氣洋洋
2. 前途光明
3. 一帆風順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