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包羅萬象。 郭沫若 《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他所關心的事,真是包羅萬有。”
“包羅萬有”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bāo luó wàn yǒu,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指包含的内容極其廣泛,形容事物内容豐富、無所不包,與“包羅萬象”同義。例如:
郭沫若在《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中提到:“他所關心的事,真是包羅萬有。”
林語堂在《回憶童年》中寫道:“這源泉滾滾晝夜不息的愛,無影無蹤,而包羅萬有。”
該成語強調内容的全面性,適用于學術、文化、生活等場景,例如形容百科全書、綜合性展覽等。
如需更多例句或用法分析,可參考漢典、搜狗百科等來源。
《包羅萬有》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事物的種類非常廣泛,包括了一切萬物。下面我們來拆分一下這個詞的部首和筆畫。
部首:包(勹)和羅(網)。
筆畫:包羅這個詞一共有9畫。
《包羅萬有》一詞源于《禮記·禮運篇》,“天地萬物并生其中,人為天地之靈,故莫非天地,莫非萬物,莫非人。”在古代,人們認為天地萬物是相互聯繫、相互依賴的,所以用包羅萬有來形容宇宙間所有事物。
在繁體字中,《包羅萬有》的寫法與簡體字基本相同。
古時候,《包羅萬有》的漢字寫法與現在相比有所不同。其中,包字的上面加一個羅字,表示包含,下面加一個又字,表示再次或重複。萬有則是指宇宙間的一切事物。
一些例句:
1.他的閱讀範圍很廣,涉獵包羅萬有的知識。
2.這本書包羅萬有的内容,適合各個年齡段的讀者。
3.他的談話思路包羅萬有,充滿了智慧和見解。
其他相關的詞語有:
組詞:包羅百家、包羅萬象、萬事萬物。
近義詞:無所不包、無所不包囊、無所不涉。
反義詞:狹隘、局限、片面。
更多相關的内容,可以進一步探讨。【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