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書傳中的話。常含有引經據典、咬文嚼字之義。《隋書·李密傳》:“ 密 與 化及 隔水而語, 密 數之…… 化及 默然,俯視良久,乃瞋目大言曰:‘共你論相殺事,何須作書語邪?’” 清 葆光子 《物妖志·虎》:“ 澄 欲舉令以觀女意,執盃曰:‘請徵書語。’”
(2).指書信中的話語。
“書語”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以上解釋綜合了古籍例證和現代用法,兼顧了詞義的深度與實用性。
《書語》是指書中的文字語言,是指書籍中所蘊含的語言表達。它代表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也是讀者與作者之間的交流橋梁,承載着知識、智慧和感悟。
《書語》的拆分部首是“言”字旁,表示與語言有關。它的總筆畫數是9畫。
《書語》一詞源自于中國古代文化,最早可能出現在古代典籍或詩歌中。它隨着時間的推移逐漸被人們廣泛使用,并成為一個常見詞彙。
《書語》的繁體字為「書語」。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書語》的古代寫法可能是「書語」或其他變體形式,具體因時代和文獻而異。
1. 大家都喜歡讀這本書,因為它用簡潔而生動的《書語》打動了我們的心靈。
2. 他的《書語》如同清晨的陽光,溫暖而充滿力量。
1. 書冊語言
2. 書文語詞
3. 書籍表達
1. 語言文字
2. 文字表達
3. 文本語言
1. 無言
2. 語焉不詳
3. 默寫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