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关税和厘金税的合称。 清 马建忠 《适可斋记言·富民说》:“上溯 康 乾 之际,税釐不徵而度支充,海市有禁而闤闠足。”《清会典事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交涉搉税》:“其完清税釐之洋药,即又拆改包装,於每箇上黏贴印花,以为已完税釐之据。”
“税厘”一词在不同历史时期和语境中有不同含义,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税厘是晚清时期对海关税和厘金税的合称,属于商业税的一种。
在部分古籍或成语中,“税厘”也被比喻为极微小的数量(如“税厘之差”),但这种用法较罕见。
如需进一步查阅原始文献或政策细节,可参考《清会典事例》《适可斋记言》等史料。
《税厘》是一个汉字词语,它指的是古代国家对民众征收的税收。
《税厘》的部首是「示」,笔画数为9。
《税厘》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土地制度。在古代,国家对土地进行划分并对土地征收税收。其中,「税」是指国家收取的税款,「厘」是指税赋的具体金额。后来,「税厘」成为表示税收的统称。
《税厘》的繁体字是「稅釐」。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税厘」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其中,「厘」字在古代的写法为「亲」字下加上「犬」字,表示国家对土地的征收,「税」字则与现代写法相同。
1. 唐代,国家对土地征收的税厘很重,给农民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2. 他被迫逃离家乡,因为无法承担那里沉重的税厘。
税收、厘金、公厘、厘定
税金、赋税、税款
减税、免税、豁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