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枯損的意思、枯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枯損的解釋

謂斫傷身體。 晉 葛洪 《抱樸子·微旨》:“知極情恣欲之緻枯損,而不知割懷於所欲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枯損"是由"枯"與"損"組成的複合動詞,在漢語中具有雙重表意特征。從詞源學角度解析:"枯"本義為草木失水,《說文解字》釋作"槀也",引申指事物失去生機活力;"損"在《玉篇》中釋義為"減少也",甲骨文字形呈現以手毀貝之象,表破壞、減損之意。兩字組合後形成動态過程描述,特指因枯萎導緻的漸進性損耗現象。

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記載,"枯損"定義為"植物因缺水或病害而逐漸枯萎損壞",強調自然衰變過程。在專業領域應用中,該詞常出現于林業學科,指樹木因環境脅迫(如幹旱、蟲害)導緻的生理機能衰退,最終形成材質降等現象,中國林學會《林業術語标準》将其歸類為"植物病理學術語"。

從語義演變觀察,該詞在南北朝文獻中已見使用。郦道元《水經注·谷水》載:"舊碑枯損,黯澹殆不可識",此處喻指石碑風化剝蝕狀态,可見詞義由具體植物枯萎向抽象事物衰敗的延伸。現代漢語中,該詞多保留本義用法,常見于農林科技文獻及生态研究報告。

網絡擴展解釋

“枯損”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不同角度解釋,具體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現代常用義:指事物因長時間使用或自然損耗而變得幹癟、破舊,失去原有功能或形态()。例如形容工具老化、植物幹枯等場景。

  2. 古漢語釋義:在《抱樸子·微旨》等古籍中,“枯損”指過度放縱欲望導緻身體受損,如原文提到的“極情恣欲之緻枯損”,強調對身體的自我傷害()。


二、字義分解


三、使用場景

  1. 描述物品狀态:多用于具象事物,如老舊器物、幹枯植物等。
  2. 古文或文學表達:在引用古籍或強調身體受損時,需結合上下文理解。

四、注意區分

如需更詳細古文出處或現代用例,可參考《抱樸子》相關文獻或權威詞典(如查字典、漢典)。

别人正在浏覽...

八次飽足背群杯中悲築奔退波波碌碌補貼策功朝懽暮樂癡憨出門合轍等量棣萼東讨西伐督率惡夢逢辰風旨覆本拊巡剛好鬼串曶曶假揑架築敬老憐貧金蓮寶相謹微谲怪之談康甯狂波阃宇籠檻樓梯間淪湮蒙漢鳴金賦冥室排逐槃纡碰面破口大罵乾嘉學派潛蹤隱迹請奠雀屏喪精讪黜賒緩審料受精松軟碎教通封王資委過于人五技吳羅閑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