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時區都以本區中央經線的地方時作為全區共同使用的時刻,稱為區時。如:我國現在一律采用 北京 所在的東八區的區時,作為統一的标準時間,這就是“北京時間”。
區時是地理學中用于統一時間計量的概念,其核心定義及要點如下:
1. 定義
區時指每個時區以本區中央經線的地方時作為全區域統一使用的标準時間。例如,北京位于東八區,采用東經120°的地方時作為區時,即“北京時間”。
2. 時區劃分依據
全球按經度劃分為24個時區,每個時區跨15°經度。中央經線為能被15整除的經線(如東八區中央經線為東經120°)。這一系統由加拿大工程師伏列明于1879年提出,1884年國際會議确立。
3. 應用與特點
4. 與地方時的區别
區時是時區内的統一标準,而地方時基于當地太陽位置,同一時區内不同地點的地方時可能略有差異。
總結來看,區時通過全球統一的時區系統簡化了時間管理,其核心是中央經線的地方時應用。需注意時區邊界可能根據行政區劃微調,實際使用中需參考官方時區地圖。
《區時》是一個漢字詞語,下面将介紹它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區時》的拆分部首是“阝”和“日”,分别表示“邑”和“日”的意思。它的總筆畫數是9畫。
《區時》這個詞來源于古代的用詞習慣,用來指代劃分時間的區間。它是由“區”和“時”兩個字組合而成。
在繁體字中,區時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變化。
古時候漢字中有一種寫法是使用篆書寫字,區時的篆書字形是略有差異的。
"昨天的會議從下午三點開始,一直持續到晚上八點,共計五個區時。"
區時不僅可以單獨使用,還可以組成其他詞語,例如:“時區”、“時時刻刻”等。
與區時意思相近的詞語有:“時間段”、“時段”、“時間區間”等。
與區時意思相反的詞語有:“連續”、“不間斷”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