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全碑的意思、曹全碑的詳細解釋
曹全碑的解釋
全稱《郃陽令曹全碑》。 東漢 碑刻。隸書。 靈帝 中平 二年(公元185年)立。記 曹全 爵裡行誼及為 西域 戊部司馬時與 疏勒 交戰事。碑陰 岐茂 等題名,分書。 明 萬曆 初在 陝西省 郃陽縣 莘裡村 出土,不久即斷裂。今存 西安市 碑林。書法秀麗而有骨力,為 漢 隸中著名作品之一。參閱 清 顧炎武 《金石文字記·郃陽令曹全碑》。
詞語分解
- 曹的解釋 曹 á 等,輩:爾曹(你們)。吾曹。 古代分科辦事的官署:部曹(中國明、清兩代各部司曹的通稱,源于漢代曹史的簡稱,相當于郡守的總務長)。 訴訟的原告、被告兩方。 姓。 筆畫數:; 部首:曰; 筆順編
網絡擴展解釋
曹全碑是東漢時期的重要碑刻,具有曆史與書法的雙重價值。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全稱《漢郃陽令曹全碑》,因曹全字景完,又名《曹景完碑》。該碑由東漢王敞等人為郃陽令曹全紀功頌德而立,刻于東漢中平二年(公元185年)。
二、曆史背景
- 内容:記載曹全鎮壓黃巾起義的事迹,側面反映東漢末年農民起義的曆史。
- 出土與保存:明萬曆初年(1573年)出土于陝西郃陽,清康熙年間斷裂,1956年移藏西安碑林博物館。
三、形制與結構
- 尺寸:碑高253厘米,寬123厘米。
- 碑文布局:碑陽20行,每行45字;碑陰分5列,共1165字。
四、書法價值
- 藝術特點:隸書代表作,以秀逸典雅、結體勻整著稱,被譽為“隸書之冠”。
- 影響:曆代書家推崇備至,是學習隸書的重要範本。
五、現存狀況
現存西安碑林博物館,雖部分字迹殘缺,但仍為漢碑中保存較完整的珍品。
如需了解碑文全文或書法臨摹細節,可參考西安碑林博物館資料或權威書法解析著作。
網絡擴展解釋二
《曹全碑》這個詞是指中國北魏時期出土的碑文,其内容為北魏弘始年間五等爵位曹恢的碑文。下面是對該詞的解釋、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解釋:
《曹全碑》指的是北魏時期出土的一塊碑文,記載了當時北魏弘始年間五等爵位曹恢的事迹與功績。
拆分部首和筆畫:
該詞的部首是“石”字旁,總計10個筆畫。
來源:
《曹全碑》是從北魏時期的遺迹中發現的,對于了解北魏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繁體:
《曹全碑》的繁體字形狀為「曹全碑」。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這個詞的寫法與現代漢字稍有不同,但依舊能夠表達相同的意思。
例句:
《曹全碑》是北魏時期曹恢的記載,展示了他的才德與貢獻。
組詞:
與《曹全碑》相關的一些詞彙有:碑文、北魏、曹恢、弘始年間、爵位等。
近義詞:
和《曹全碑》意思相近的詞有:碑銘、碑刻、碑文等。
反義詞:
與《曹全碑》意思相反的詞有:無碑、無爵位等。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