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耳的意思、屬耳的詳細解釋
屬耳的解釋
(1).以耳觸物。常謂竊聽。《詩·小雅·小弁》:“君子無易由言,耳屬于垣。” 鄭玄 箋:“王無輕用讒人之言,人将有屬耳於壁而聽之者。”《資治通鑒·後唐明宗天成元年》:“宰相又於便殿論之,後屬耳於屏風後。”參見“ 屬垣有耳 ”。
(2).注意傾聽。《東觀漢記·馬援傳》:“﹝ 援 ﹞嫺進對,尤善述前事……皇太子、諸王聞者,莫不屬耳忘倦。” 晉 張華 《答何劭》詩之一:“屬耳聽鸎鳴,流目翫儵魚。” 宋 嶽珂 《桯史·鄭廣文武詩》:“ 廣 矍然起于坐,曰:‘ 鄭廣 麤人,欲有拙詩白之諸官,可乎?’衆屬耳。乃長吟。”
詞語分解
- 屬的解釋 屬 (屬) ǔ 同一家族的:親屬。眷屬。烈屬。 類别:金屬。吾屬。 有管轄關系的,歸類:屬于。屬下。屬地。歸屬。直屬。附屬。隸屬。 生物群分類系統上,“科”下有“屬”,“屬”下有“種”。 系,是:屬實
- 耳的解釋 耳 ě 聽覺和平衡感覺的器官(通稱“耳朵”):耳背(坕 )。耳垂。耳鬓厮磨(?)。耳穴。耳聰目明。耳濡目染。 像耳朵的東西:木耳。銀耳。 像耳朵一樣分列兩旁的東西:耳房。鼎耳。 聽說:耳聞。耳軟。耳順
網絡擴展解釋
“屬耳”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zhǔ ěr,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1.竊聽
指以耳貼牆或靠近物體偷聽他人談話,帶有隱秘性。
- 出處:源自《詩經·小雅·小弁》中的“君子無易由言,耳屬于垣”,鄭玄注解為“王無輕用讒人之言,人将有屬耳于壁而聽之者”。
- 例證:《資治通鑒》記載後唐時期“宰相于便殿論事,後屬耳于屏風後”。
- 關聯詞:與成語“屬垣有耳”同源,均強調暗中監聽的行為。
2.注意傾聽
指專注、仔細地聆聽,含主動關注之意。
- 出處:《東觀漢記·馬援傳》描述馬援講述曆史時,“皇太子、諸王聞者,莫不屬耳忘倦”。
- 文學例證:晉代張華《答何劭》詩雲“屬耳聽莺鳴”,宋代嶽珂《桯史》中“衆屬耳”等待鄭廣吟詩。
使用注意
需結合語境區分具體含義:
- 若描述暗中偷聽,多取第一義;
- 若強調專注聆聽,則用第二義。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及《資治通鑒》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屬耳的意思
屬耳(shǔ ěr)是一個漢字詞語,其意思為“屬于耳朵”。它可以用來形容某些事物與耳朵有關。
拆分部首和筆畫
屬耳的部首是⺾(shù)又稱為“立切部”,它在左邊,代表了一種人的形象。屬耳的總筆畫數為13。
來源
屬耳是一個古代漢字,它的出現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文獻中,屬耳被用來描述和表達與耳朵相關的事物。
繁體
屬耳的繁體字為屬耳。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屬耳的寫法略有變化,但大緻保持了現在的形狀。例如,屬的古字形為⿴又山,而耳的古字形為⿳耳刂⺉。
例句
- 這件耳機屬耳,戴起來非常舒適。
- 他總是對别人說話充耳不聞,屬耳太過敏感。
- 這篇論文的聽衆群體主要屬耳年輕人。
組詞
近義詞
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