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操鉛的意思、操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操鉛的解釋

漢 揚雄 寫《方言》一書時,常“懷鉛提槧”。即口袋藏寫字用的鉛粉筆,手裡拿着木闆,向各色各樣的人采集方言。見《西京雜記》卷三。後因以“操鉛”指寫作。 清 黃景仁 《喜鄭誠齋先生歸新安之信》詩之二:“幾多青睞獨垂憐,無那操鉛癖未捐。”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操鉛”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執筆書寫或從事著述工作。具體解析如下:

  1. 詞義構成與核心含義:

    • 操:本義為“持、執、拿”。在這裡引申為執持、運用。
    • 鉛:在古代指書寫工具。漢代書寫多用鉛粉制成的筆(或稱“鉛槧”),後世常以“鉛”代指筆、書寫工具或著述之事。
    • 合義:因此,“操鉛”字面意思是執筆,引申為提筆寫作、從事著述、進行創作。它強調的是執筆書寫或進行文字工作的行為本身。
  2. 來源與典籍佐證:

    • 該詞最早可見于漢代文獻。東漢史學家班固在《漢書·揚雄傳贊》中記載了揚雄的著述活動:“(揚雄)實好古而樂道,其意欲求文章成名於後世,以為經莫大於《易》,故作《太玄》;傳莫大於《論語》,作《法言》;史篇莫善於《倉颉》,作《訓纂》;箴莫善於《虞箴》,作《州箴》;賦莫深於《離騷》,反而廣之;辭莫麗於相如,作四賦:皆斟酌其本,相與放依而馳騁雲。… 雄見諸子各以其知舛馳,大氐诋訾聖人,即為怪迂,析辯詭辭,以撓世事,雖小辯,終破大道而或衆,使溺於所聞而不自知其非也。及太史公記六國,曆楚漢,訖麟止,不與聖人同,是非頗謬於經。故人時有問雄者,常用法應之,譔以為十三卷,象《論語》,號曰《法言》。… 雄以病免,複召為大夫。家素貧,耆酒,人希至其門。時有好事者載酒肴從遊學,而巨鹿侯芭常從雄居,受其《太玄》、《法言》焉。劉歆亦嘗觀之,謂雄曰:‘空自苦!今學者有祿利,然尚不能明《易》,又如《玄》何?吾恐後人用覆醬瓿也。’雄笑而不應。” 揚雄在《答劉歆書》中也自述其寫作狀态:“雄常把三寸弱翰,齎油素四尺,以問其異語,歸即以鉛摘次之於槧。” 此處的“鉛”即指書寫工具,“摘次”即記錄整理,生動描繪了其“操鉛”著述的情景。
    • 後世文人亦沿用此詞。如唐代柳宗元在《答韋珩示韓愈相推以文墨事書》中提到:“若雄者,如《太玄》、《法言》及四賦,退之特未作耳,決作之,加恢奇,至他文過揚雄遠甚。雄之遣言措意,頗短局滞澀,不若退之猖狂恣睢,肆意有所作。若然者,使雄來尚不宜推避,而況仆耶?彼好獎人善,以為不屈己,善不可獎,故慊慊雲爾也。若退之之才,過仆數等,尚不宜推避於雄,況雄之才又不及退之數等乎?今退之不以吾子勵仆,而反以仆勵吾子,愈非所宜。然承命,不敢不報,聊因操鉛,道其胸懷。” 此處“操鉛”即指提筆寫信回複。
  3. 用法與語境:

    • “操鉛”常用于文人自述寫作狀态或描述他人著述活動,帶有一定的書面語色彩和古雅意味。
    • 它強調的是一種正在進行或持續進行的寫作行為,而非寫作的最終成果。
    • 常與“執槧”、“握管”、“染翰”等表示執筆書寫的詞語同義或連用。

“操鉛”是一個源自漢代、具有特定曆史文化背景的文言詞彙,意指執筆書寫、從事著述或文字創作的行為。其核心在于“執筆”的動作本身,是古代文人學者對其書寫狀态的典型描述。

參考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

“操鉛”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下有差異,但核心與古代寫作或著述相關:

  1. 基本來源與含義
    該詞源自漢代揚雄撰寫《方言》時的典故。據《西京雜記》記載,揚雄常“懷鉛提椠”(口袋裝鉛粉筆,手持木簡)采集各地方言,後以“操鉛”代指寫作或著述活動。

  2. 引申用法
    在文學語境中,“操鉛”可泛指文人執筆創作的行為,例如清代趙翼的詩句“無那操鉛癖未捐”中,即指對寫作的執着。

  3. 需注意的歧義
    個别資料(如)将其解釋為“用心險惡”,這可能是對“鉛”的誤讀(現代鉛筆與古代鉛粉筆用途不同),建議以權威來源的文學釋義為準。

“操鉛”主要用于形容古代文人的寫作狀态,現代使用較少,需結合具體文獻理解其内涵。

别人正在浏覽...

班姑變大雅蔔旦補圓讒姬忏洗稱張赤金眵眼錘金打呆歌點竄肚子返魂樹發孽風波平地拊膺鬲絕功用橫涕紅杏尚書謊詐惠州禁過進取心就許桕燭浚照糠豆不贍靠防克君來許劣紳命世之才明漪畔朋仟伯千戶钤韬奇幻青鲂扇聚沈膇試効使指食坐瘦嶙嶙庶幾乎述制四擊肅服壇坎圖寫望遊帏帽文員無所不能顯崇鮮绮枭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