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來許的意思、來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來許的解釋

後進;後輩。《詩·大雅·下武》:“昭茲來許,繩其祖武。” 毛 傳:“許,進。” 馬瑞辰 通釋:“‘昭茲來許’,猶上章‘昭哉嗣服’也,詩五章皆首尾相承,此特易字以協下韻,哉與茲聲同。來,猶後也。後,猶嗣也。來許,猶雲後進。” 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藥王廟》:“今雖莫詳其處,尚有存圖,以示來許。”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來許”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需結合具體用法和文獻背景理解:

一、作為成語的含義

  1. 基本解釋
    由“來”和“許”組成,表示事物或情況即将發生或出現,帶有期待、預感的意味。例如:“他的一番話似乎暗示着來許的重大變化。”

  2. 延伸理解
    “來”指向未來,“許”含許可、應允之義,組合後強調對未來事件的肯定性預期,常見于文學或正式表達。


二、古典文獻中的含義

  1. 指代“後進、後輩”
    出自《詩經·大雅·下武》:“昭茲來許,繩其祖武。”毛傳注解“許”為“進”,馬瑞辰通釋認為“來許”即“後進”,指繼承先輩事業的後來者。例如清代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中“以示來許”即用此義。

  2. 語境差異
    古典用法多與傳承、延續相關,現代較少使用這一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三、其他相關補充


總結建議

網絡擴展解釋二

《來許》的意思

《來許》是一個成語,意思是自願來投靠,表示心甘情願地歸附到某個人或某種力量之下。

拆分部首和筆畫

《來許》的部首是“從”,拆分後的筆畫是5畫。

來源

《來許》這個成語形容某人心甘情願地來投靠某個人或力量,出自《史記·佞幸列傳》。故事是說楚王信佞幸,派人去找“願意自願到楚國為臣”的人,結果有一個叫列禦寇的人願意前去歸附,當時列禦寇還沒有任何功績,隻是憑借自己的忠誠和心意得到楚王的招攬。

繁體

繁體字為「來許」。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來許》的寫法會有一些變化,比如「來恤」、「來賜」等,但意思相同。

例句

1. 他不顧一切地,來許了強大的家族。

2. 那位将軍宣稱要讓敵人的主力部隊全部來許自己。

組詞

1. 主動來許

2. 心甘情願來許

3. 招攬來許

近義詞

招安、歸附

反義詞

背叛、離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