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來許的意思、來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來許的解釋

後進;後輩。《詩·大雅·下武》:“昭茲來許,繩其祖武。” 毛 傳:“許,進。” 馬瑞辰 通釋:“‘昭茲來許’,猶上章‘昭哉嗣服’也,詩五章皆首尾相承,此特易字以協下韻,哉與茲聲同。來,猶後也。後,猶嗣也。來許,猶雲後進。” 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藥王廟》:“今雖莫詳其處,尚有存圖,以示來許。”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來許”是古漢語中的合成詞,其核心含義指向“後世子孫”或“後代繼承者”,多用于表達宗族傳承或曆史延續的語境。以下從詞源、用法、語義演變三個角度分析:

  1. 詞源與基本釋義

    “來許”最早見于《詩經·大雅·下武》:“昭茲來許,繩其祖武。”據《漢語大詞典》解釋,“來”表時間上的延續,“許”通“禦”,意為進獻、繼承,合指“後世繼承祖德之人”。《古代漢語詞典》進一步指出,“來許”在先秦文獻中多用于贊頌君主或賢者後代延續功業,帶有褒揚色彩。

  2. 用法與語境特征

    該詞多用于書面語,常見于碑銘、頌文等正式文體。例如唐代李華《元魯山墓碣銘》載“來許欽崇”,即以“來許”表達對元德秀後代德行的期許。值得注意的是,宋代以後,“來許”逐漸與“後昆”“嗣孫”等詞混用,但《辭源》強調其特指“有德行的繼承者”,與普通血緣後代存在語義差異。

  3. 語義演變與文化内涵

    “來許”的語義從宗法制下的血緣繼承,擴展至文化、道德層面的傳承。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釋“許”為“聽也”,認為“來許”隱含“後代聽從先訓”的倫理要求。現代學者黃靈庚在《訓诂學與經學考論》中提出,該詞體現了古代“以德承嗣”的宗法觀念,具有鮮明的中華文化标識性。

“來許”作為承載傳統倫理觀的曆史詞彙,其釋義需結合具體語境,核心指向德行兼備的後世繼承者。

網絡擴展解釋

“來許”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需結合具體用法和文獻背景理解:

一、作為成語的含義

  1. 基本解釋
    由“來”和“許”組成,表示事物或情況即将發生或出現,帶有期待、預感的意味。例如:“他的一番話似乎暗示着來許的重大變化。”

  2. 延伸理解
    “來”指向未來,“許”含許可、應允之義,組合後強調對未來事件的肯定性預期,常見于文學或正式表達。


二、古典文獻中的含義

  1. 指代“後進、後輩”
    出自《詩經·大雅·下武》:“昭茲來許,繩其祖武。”毛傳注解“許”為“進”,馬瑞辰通釋認為“來許”即“後進”,指繼承先輩事業的後來者。例如清代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中“以示來許”即用此義。

  2. 語境差異
    古典用法多與傳承、延續相關,現代較少使用這一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三、其他相關補充


總結建議

别人正在浏覽...

扳翻薄葬茶禁趁魚存志蘩虂煩弱廢锢飛熊入夢符節高見遠識跟着跟踵冠弁閨範毀拆戢藏迹訪京員舊年局躬枯原臉紅耳熱煉翁憐新棄舊镂塵録爵羅生門牦牛馬蕮美成蒙瞽命風冥思苦想墨菊嬭嬭衲頭便嬖清昶秋蟫柔麗撒騷放屁懾愕食椹死神隨堤俗講太學袒服通險暢機土兵丸丹委細沃美誣善夏李銷孔攜接葉律心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