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 state of prosperity] 旺盛的樣子
矞矞皇皇。——清· 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1).美盛貌;莊肅貌。《詩·魯頌·泮水》:“烝烝皇皇,不吳不揚。” 毛 傳:“皇皇,美也。”《禮記·曲禮下》:“天子穆穆,諸侯皇皇。” 孔穎達 疏:“諸侯皇皇者,自莊盛也。” 唐 杜甫 《毒熱寄簡崔評事十六弟》詩:“皇皇使臣體,信是德業優。”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君臣穆穆,指青鳥以來臨;文武皇皇,乘白雲而至止。” 陳毅 《渡黃河作歌》:“皇皇華夏豈無人?*********旗伸正義。”
(2).昭著貌;光明貌。《詩·小雅·皇皇者華》:“皇皇者華,于彼原隰。” 毛 傳:“皇皇,猶煌煌也。”《國語·越語下》:“天道皇皇,日月以為常。” 韋昭 注:“皇皇,著明也。” 宋 姜夔 《铙歌鼓吹曲·上帝命》:“上帝命,惟皇皇。” 清 魏禧 《拟锺建新婚詩》:“玉佩陸離,華鐙皇皇。” 吳組缃 《山洪》十一:“在凄冷的星空下,河面一片皇皇的紅火。”
(3).寬廣貌;通達貌。《莊子·知北遊》:“其來無迹,其往無崖,無門無房,四達之皇皇也。” 元 耶律楚材 《和移剌子春見寄》之一:“四海皇皇足俊賢,浪陪扶日上青天。”
(4).惶恐貌;彷徨不安貌。皇,通“ 惶 ”。《禮記·檀弓上》:“既葬,皇皇如有望而弗至。”《孟子·滕文公下》:“ 孔子 三月無君則皇皇如也。” 宋 歐陽修 《論澧州瑞木乞不宣示外廷劄子》:“州縣皇皇,何以存濟?” 清 冒襄 《影梅庵憶語》:“薙髮之令初下,人心益皇皇。”
向往貌。皇,通“ 暀 ”。《禮記·少儀》:“祭祀之美,齊齊皇皇。” 鄭玄 注:“皇,讀如歸往之往。” 孔穎達 疏:“謂心所繫往。”
“皇皇”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語境和用法來理解。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形容盛大、顯赫
指事物具有宏偉、莊嚴的氣勢,如“皇皇巨著”“皇皇文告”。該義項源自“煌煌”,強調光明正大或顯赫(、11提到“皇”字本義與光明、偉大相關)。
同“遑遑”,表匆忙不安
如“皇皇然如喪家之犬”,形容慌張匆忙的狀态。
形容美盛鮮明
《詩經·小雅·皇皇者華》中“皇皇者華”指花朵鮮豔繁盛。
若需進一步考證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皇皇》是一個漢字詞語,含有多種含義。
在古代,它可以用來形容君王威嚴、聲勢煊赫的樣子。
在現代,它也可以形容事物的壯麗、莊嚴。
《皇皇》的部首是“白”(bái),由兩個白字組成。
它的筆畫數為12畫。
《皇皇》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先秦時期的《詩經》中。
它在古代的意義是指帝王的威嚴和權威,展示了君主的統治力和尊貴。
《皇皇》的繁體字是「皇」(huáng)。
《皇皇》在古代的漢字寫法為「㸦」。
1. 君王擎笏,天子執玺,騎乘大車,皇皇者天子也。
2. 寺廟大殿氣勢恢弘,金碧輝煌,顯得十分皇皇。
1. 皇帝:古代帝王的稱號。
2. 皇宮:帝王居住和辦公的地方。
3. 皇權:帝王的權利和統治地位。
4. 皇位:帝王的位置和地位。
1. 皇家:帝王的家族和王室。
2. 崇高:尊貴、高尚。
3. 壯麗:莊嚴、宏偉。
1. 卑微:低微、瑣碎。
2. 平凡:普通、平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