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頑素的意思、頑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頑素的解釋

愚拙而質樸。 三國 魏 曹操 《上書讓增封武平侯》:“伏自三省,姿質頑素,材志鄙下,進無匡輔之功,退有拾遺之美。”《文選·曹植<七啟>》:“覽盈虛之正義,知頑素之迷惑。” 李善 注:“ 薛君 《韓詩章句》曰:‘素,質也,言人但有質樸,無治人之材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頑素”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愚拙而質樸”,常用來形容人性格中的質樸與缺乏機敏特質。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由“頑”(愚鈍、固執)與“素”(質樸、本色)二字構成,表示既帶有愚拙木讷的特質,又保有淳樸的本性。《文選·曹植〈七啟〉》中“知頑素之迷惑”即用此意。

  2. 文獻用例

    • 曹操在《上書讓增封武平侯》中自謙:“姿質頑素,材志鄙下”,以表達對自己能力不足的謙遜态度。
    • 李善注《韓詩章句》特别強調:“素,質也,言人但有質樸,無治人之材也”,說明該詞常含資質平庸的隱喻。
  3. 字義分解

    • 頑:含三重含義:
      • 愚鈍(如冥頑不靈)
      • 固執(如頑疾、頑抗)
      • 同“玩”的古用法
    • 素:側重五個維度:
      • 白色/本色(素服)
      • 質樸特質(素淨)
      • 原始狀态(素材)
      • 基礎成分(元素)
      • 植物性食物(素食)

此詞在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主要出現在古典文獻解析或特定修辭場景。如需查看更多文獻用例,可參考漢典等辭書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頑素》的意思

頑素是一個漢字詞語,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固執、倔強不屈的性格或特質。它可以表示一個人不易被動搖、改變的态度,或者表示事物堅持原始本質不變的特性。

拆分部首和筆畫

頑素的部首是頁字旁“頁”,總共有12個筆畫。

來源與繁體

頑素是一個古老的詞彙,出自《漢書·賈誼傳》中的一句話:“積久成性,許以頑素。”繁體字為「頑素」。

古時候漢字寫法

頑字古時的寫法是「彎」,表示同樣的意思。素字沒有古時的特殊寫法,與現代寫法相同。

例句

1. 他一直保持着頑素的性格,無論遇到什麼艱難困苦都不退縮。

2. 這個商家的産品一貫堅持頑素,追求純天然的原材料,從不添加任何化學成分。

組詞

頑固、固執、堅持、不屈、執着、不易動搖。

近義詞

頑強、堅毅、剛強、倔強、執著。

反義詞

隨和、靈活、易變、圓融、柔軟。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