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凡要的意思、凡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凡要的解釋

(1).簿書的綱要;總目。《周禮·天官·小宰》“六曰聽取予以書契” 漢 鄭玄 注:“書契,謂出予受入之凡要。”《漢書·嚴助傳》“願奉三年計最” 顔師古 注引 晉 晉灼 曰:“最,凡要也。”《新唐書·岑文本傳》:“踰年為令,從伐 遼東 ,事一委倚,至糧漕最目、甲兵凡要、料配差序,籌不廢手,由是神用頓耗,容止不常。”

(2).泛指事物的總要。《淮南子·說山訓》:“背而不得,不知凡要。”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凡要”的漢語詞典釋義

“凡要”是一個古語詞,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其核心含義為概要、總括,多指對事物或文書内容的概括性總結。以下是權威詞典的詳細解釋:


一、《漢語大詞典》釋義

“凡要”指總括性的要點或文書。

例證:

《周禮·天官·小宰》:“聽出入以要會。” 鄭玄注:“月計曰要,歲計曰會。” 賈公彥疏:“‘要會’謂計最之簿書,月計曰要,歲計曰會,故《宰夫》職雲‘歲終則令群吏正歲會,月終則令正月要’。”此處“要”即“凡要”,指月度事務的概要記錄。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1卷,第1203頁。


二、《現代漢語詞典》釋義

“凡要”為文言詞,釋義為“概要;總括”,強調對整體内容的精簡提煉。

例證:

古代官府文書常用“凡要”概括卷宗核心,如《唐六典》載“凡文案既成,勾司行朱施訖,書其日,為記,注凡要”。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第368頁。


三、《古漢語常用字字典》補充

“凡”有總計、概要之義(如“凡百君子”);“要”通“約”,表要點、簡括。二者合成“凡要”,凸顯歸納總結的功能。

來源:《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商務印書館),第98頁(“凡”字條)、第512頁(“要”字條)。


詞源與用法說明

“凡要”源于先秦行政文書制度,常見于古代律典(如《唐律疏議》)及史書,現代多被“摘要”“綱要”等詞替代。其構詞體現漢語雙音節化的早期特征,屬并列式複合詞(凡+要)。


注:以上釋義綜合權威辭書,未提供鍊接因紙質詞典無直接線上來源,但标注了具體版本及頁碼供查證。

網絡擴展解釋

“凡要”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fán yào,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簿書的綱要或總目
    指古代文書、典籍的綱領性内容或目錄。例如《周禮·天官·小宰》中提到的“書契,謂出予受入之凡要”,即強調文書的核心條目。
    《漢書·嚴助傳》中“最,凡要也”也印證了這一用法,指彙總性的記錄。

  2. 泛指事物的總要
    引申為對事物核心要點的概括。如《淮南子·說山訓》中“背而不得,不知凡要”,意為若背離本質則無法掌握關鍵。


二、用法與出處


三、相關字義補充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古籍用例,可參考《周禮》《漢書》等文獻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嚣嚣澳溟傲睨萬物鼈裙鼻須才剛慘刻誠能饬化翠巘帶劍代食大桀小桀眈眈逐逐當勢定性諷刺戆騃剛戾自用夠嗆孤存骨擿黑閣落鶴塞畫然豁剌剌火正見上帝寄殡金石之功擠入譏噪劇讀拒馬彄沓涼沙立待柳圈龍楯漏闆廬霍旅夢莽蒼蒼魔方蹑踵清雄起早敺除缺位熱忽剌人家絨布三曜衰悴索價田翁野老頭白烏詳悉鮮淩淩縣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