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承诏的意思、承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承诏的解釋

奉诏旨。《說文解字·叙》引《蒼颉篇》:“幼子承詔。”《新唐書·百官志二》:“四夷朝見,則承詔勞問。臨軒命使冊皇後、皇太子,則承詔降宣命。”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承诏(chéng zhào)是漢語複合詞,由“承”與“诏”二字構成,其核心含義為接受皇帝或上位者的命令。以下從權威詞典及古籍用例角度分述:


一、字義解析

  1. 《說文解字》釋為“奉也,受也”,即恭敬接受、遵從之意。

  2. 《說文解字》注:“告也”,特指帝王下達的指令或文書,如诏書、诏令。

    → 合成詞義:指臣子恭敬接受并執行君王的命令。


二、權威詞典釋義

  1. 《漢語大詞典》

    明确釋義為“奉诏旨”,即接受皇帝的诏令。

    例證:

    《後漢書·百官志三》:“侍郎三十六人,掌作文書起草,承诏傳旨。”

    (指官員承接皇帝诏令并傳達執行)

  2. 《古代漢語詞典》

    标注為“接受皇帝命令”,屬古代官場常用語。

    例證:

    唐代韓愈《順宗實錄五》:“翰林學士承诏草制,皆直言其事。”

    (翰林學士奉皇帝之命起草文書)


三、古籍典例

  1. 《史記·秦始皇本紀》

    “丞相绾等皆曰:‘臣等謹承诏。’”

    (群臣表示恭敬接受皇帝诏命)

  2. 《宋史·職官志》

    “中書省掌承诏宣旨,奉行機務。”

    (中書省職責為承接诏書、傳達要務)


四、延伸用法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2012.
  2. 《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14.
  3. 《史記》,中華書局點校本.
  4. 《宋史》,中華書局點校本.

(注:因未檢索到線上版權威詞典鍊接,建議通過圖書館或學術數據庫查閱紙質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承诏”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chéng zhào,其核心含義是奉行皇帝的诏書或接受重大使命。以下是詳細解析:

1.基本含義

“承诏”指接受皇帝的诏令,表示承擔重要任務或使命。在古代,多用于描述官員或機構奉命執行皇命,強調對責任的嚴肅态度。

2.詞義解析

3.曆史用法與文獻出處

4.現代應用場景

如今可用于比喻接受重大責任,例如:

5.近義詞與延伸

總結來看,“承诏”融合了曆史權威與現代責任的雙重内涵,既反映古代君臣關系,也可引申為當代對重要使命的擔當。如需更多例句或古籍引用,可參考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哀石案撫謗議濱綏鐵路長流長桑翁慈厚崔韬逢雌虎大發電唱頭低折東征方命燔煨繁息風門水口改竄瞶眩規箴果不其然寒奧呵喝龁萁還不錯黃棘堅附驚才風逸經月鞠躬盡瘁拘略俊悟懶懶攤攤樂員蓮子花聊叙聆聽落腳昧地瞞天破釜沈舟撲落齊德輕威碁石起羞起柂诠解人命官司撒布散食沈鸷識别失詞娑羅踢收秃刷駝鼓脫換王猛涎不答奚翅信而有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