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衰落微末。 三國 魏 阮籍 《樂論》:“自後衰末之為樂也,其物不真,其器不固,其制不信。” 唐 劉言史 《初下東周贈孟郊》詩:“慚将衰末分,高栖喧世名。”
衰末是古漢語複合詞,現罕用于現代漢語,其核心含義指事物衰敗、沒落的末期階段。以下為權威詞典釋義及語義解析:
衰微末期
指事物由盛轉衰的最終階段,強調氣運将盡、生機衰竭的狀态。
例:《漢書·藝文志》載“周室既衰,諸侯力政”,描述周王朝衰末之象。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4年)第8卷,第1013頁。
末世衰敗
特指朝代或時代的沒落時期,含消極色彩。
例:王力《古代漢語》引《禮記·樂記》“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也”,暗合衰末社會特征。
來源:《辭源》(商務印書館,2015年修訂版)第3冊,第245頁。
“衰”本義為衰退、減弱(《說文解字》:“衰,艸雨衣”引申為遞減);“末”指盡頭、末端(《說文》:“末,木上曰末”)。二字複合後強化“衰敗至終點”的語義。
多見于史書及政論,如《後漢書》評秦漢衰末“禮崩樂壞”,後漸被“末世”“衰世”替代。
來源:王力《漢語史稿》(中華書局,2004年),第176頁。
該詞屬書面語,今多用于學術或文學仿古語境。日常表達推薦使用“衰落時期”“沒落階段”等替代。
來源:《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年),第1192頁。
“衰末”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詞義構成
引證與用例
(參考來源:網頁、)
奧略飽嗝八珍玉食背逆悲喪變小雅诐憸不像樣插科使砌讒口插叙穿孝淳鈎醇溫搗珍颠冥抵充釘钯底土端崖敦實萼緑泛讀分析與綜合覆師公侯關門狀衡命皇莊賤薄交受解戰考籃口器苦會廊廟志廉公袴廉角例假鸾鹄停峙鹭嶼路資铓刃滿密嘔啞彭窯樸渥青阙侵近善善惡惡生死與共十八灘實足索粉檀郎投寄退佃頹阘賢阃校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