躭延的意思、躭延的詳細解釋
躭延的解釋
耽擱;拖延。 明 張居正 《陳六事疏》:“若事理了然,明白易見者,即宜據理剖斷,毋但諉之撫按議處,以緻躭延。” 明 湯顯祖 《牡丹亭·移鎮》:“則怕這水路裡躭延,你還走旱途。”《紅樓夢》第九六回:“雖有衆親朋賀喜, 賈政 也無心應酬,隻念家中人口不寧,又不敢躭延在家。”
詞語分解
- 躭的解釋 躭 ā 同“耽”②。 筆畫數:; 部首:身; 筆順編號:
- 延的解釋 延 á 引長:延長(俷 )。延續。蔓延。延年益壽。 展緩,推遲:延遲。延緩。延宕。延誤。 引進,請:延聘(聘請)。延納。延師。延醫。 姓。 筆畫數:; 部首:廴;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躭延”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耽擱、拖延,常見于古代文獻或較正式的語境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躭延由“躭”和“延”組成:
- 躭:通“耽”,意為沉溺、延誤。
- 延:指延長、推遲(如“延期”“延遲”)。
- 組合後表示因某種原因導緻時間被耽誤或行動被推遲。
2.古籍用例
- 明代張居正曾用該詞強調事務需及時處理:“毋但諉之撫按議處,以緻躭延”(《陳六事疏》)。
- 《紅樓夢》第九十六回提到賈政因家事紛擾“不敢躭延在家”,體現因外界因素被迫拖延。
3.現代用法
- 現代漢語中,“躭延”使用頻率較低,多被“拖延”“耽擱”替代。例如:“項目因資金問題躭延數月”可替換為“拖延”。
4.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拖延、耽擱、延誤、遲滞。
- 反義詞:提前、加速、及時。
“躭延”強調因主觀或客觀原因導緻時間浪費或進度滞後,常見于古典文學或正式文本。如需進一步了解“延”的擴展含義(如延長、聘請等),可參考。
網絡擴展解釋二
躭延(dǎn yán)這個詞的意思是推遲、延遲。它的拆分部首是身部和言部,共有17個筆畫。該詞來源于古代漢字,是由“躭”和“延”兩個字組合而成的。
在繁體字中,“躭延”可以翻譯為「擔延」,意思同樣是推遲、延遲。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但基本上仍然保留着相似的形狀和結構。
以下是一個例句:因為台風的影響,我們不得不躭延出發時間。
與躭延相關的組詞有:躭繳、躭俟、躭推、提躭、躭延神泉、躭緩、躭阻。
近義詞可以是:耽擱、推遲、延期。
躭延的反義詞可以是:提前、加快、搶先、趕超等。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