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北方民族名,又稱 北戎 , 匈奴 的一支。活動地區在今 河北省 北部。見《春秋·莊公三十年》、《漢書·匈奴傳上》。後亦為北方少數民族的泛稱。 唐 張說 《廣州都督甄公碑》:“復除 夏州 都督,屬 山戎 矯虔,俶擾王略。” 清 顧炎武 《贈于副将元凱》詩:“攀崖更北走,滿地皆 山戎 。”
山戎是中國古代北方重要的少數民族,其詳細釋義及背景如下:
族屬與别稱
山戎又稱北戎,是匈奴的一支,屬于北方遊牧民族,主要活躍于春秋時期。其起源可追溯至西周時期,商周之際逐漸東遷至燕山、軍都山一帶(今河北省北部及周邊)。
經濟形态
早期以狩獵、遊牧為主,後逐漸發展農耕,形成混合經濟模式。
山戎作為北方遊牧民族的重要分支,兼具軍事擴張性與文化開放性,其興衰反映了春秋戰國時期華夏與邊疆民族的互動與沖突。更多細節可參考考古文獻及《漢書·匈奴傳》等史料。
《山戎》是一個漢語詞語,多用于古代文學作品中,用來指代居住在山地的戎狄族群。
《山戎》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山(山字的部首)和戈(戈字的部首)。它總共有9個筆畫。
《山戎》這個詞最早可以追溯到《詩經》中的《大雅·文王》篇,用于描述戎狄山地部落的居民。繁體寫法為「山戎」。
在古代,「山戎」的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其中,「山」的古代寫法為「山」,而「戎」的古代寫法為「戈」和「㕔」。
1. 在古代文獻中,常常可以看到「山戎」這個詞來形容邊境地區的蠻夷族群。
2. 唐代詩人白居易曾寫道:「戰地無遺山戎俗,長城有阻水土脂。」
1. 山地:指高大連綿的山區。
2. 山狗:指生活在山地中的狗類動物。
3. 山寨:指建在山地中的隱蔽、簡陋的聚居地。
1. 山民:指居住在山區的人。
2. 山越:古代泛指居住在山地的部落民族。
3. 山蠻:指居住在山地的原始部族。
平原人:指居住在平原地區的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