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七舉時節的意思、七舉時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七舉時節的解釋

指夏季。《管子·幼官》:“七舉時節,君服赤色,味苦味,聽羽聲,治陽氣,用七數。” 尹知章 注:“火成數七,火氣舉,君則順時節而布政……七,亦火之成數。” 石一參 今诠:“夏三月,火德王……王者禦物,夏以七為數,用其成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七舉時節”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解釋

七舉時節(拼音:qī jǔ shí jié)指夏季。這一說法源自古代典籍《管子·幼官》,其中提到“七舉時節”與五行中的“火”相關,火對應的成數為七,因此夏季被稱為“七舉時節”。

文化内涵

  1. 五行關聯:古代将夏季與“火”對應,火在五行中的成數為七,因此夏季的政令、服飾、音律等均以“七”為象征。例如,君王夏季穿赤色服飾、聽羽聲、用七數等。
  2. 季節特征:夏季氣候炎熱,陽氣旺盛,古人通過“七舉時節”一詞概括這一季節的自然特點及對應的治理方式。

使用場景

補充說明

需注意,部分資料(如)提到“七舉時節”包含七個時節,但這一解釋與主流權威來源矛盾,可能為誤傳。綜合高權威性網頁(如、5、6、10)可知,該詞明确指向夏季。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七舉時節的意思

《七舉時節》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一年四季的變化周期,也可以指全年的輪回。通過這個成語,表達了時間的旋轉和變化。

拆分部首和筆畫

成語《七舉時節》的拆分部首是“日”和“月”,筆畫總數為15畫。

來源與繁體

《七舉時節》是出自《論語·述而》。繁體字為「七舉時節」。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的漢字中,「時」的寫法與現代有些不同,更接近「日」的形狀,「節」則寫作「梅」。

例句

在《紅樓夢》裡,作者曹雪芹運用了《七舉時節》這個成語,形容了時間的變化和景物的更疊。

組詞

七步之才、提籃忘籠、時節、舉步維艱、時光如梭。

近義詞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

反義詞

靜止、停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