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麋費的意思、麋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麋費的解釋

浪費。麋,通“ 糜 ”。 明 方孝孺 《讀漢<鹽鐵論>》:“蓋 文帝 節儉,而 武帝 征伐營繕以麋費之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麋費(現代規範寫法為“靡費”)是漢語詞彙中表示“浪費、耗費過度”的書面用語,其核心含義指無節制地消耗財物或資源。以下為權威詞典釋義及解析:


一、權威釋義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釋為:“浪費;耗費過度”。強調對財物、時間等的不必要消耗,含貶義。

    例證: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十六回:“凡百開銷,皆從這一定,不緻濫支靡費。”

  2.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

    标注“靡費”為規範詞形,釋義:“耗費過度;浪費”。

    例證:工程預算需嚴格控制,避免靡費公帑。


二、詞源與結構解析


三、使用場景與辨析


四、古典文獻例證

  1. 《禮記·檀弓下》

    “喪禮……與其靡也,甯儉。” 鄭玄注:“靡,侈費也。”

  2. 《漢書·楊王孫傳》

    “厚葬無益于死者,而靡費財用。”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21年。
  2.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第4版),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22年。
  3. 《禮記正義》,中華書局,2015年點校本。

網絡擴展解釋

“麋費”是一個漢語詞語,讀作mí fèi,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基本含義

詳細釋義

  1. 詞源與用法:

    • “麋”與“糜”在古代可通用,均有“耗費”之意。例如明代方孝孺在《讀漢<鹽鐵論>》中提到:“武帝征伐營繕以麋費之也”,批評漢武帝因戰争和修建宮室導緻國庫浪費。
    • 多用于描述因奢侈、無節制行為導緻的資源消耗,如曆史文獻中常指軍事開支、工程修建等大規模浪費。
  2. 例句參考:

    • 雙林寺枕帝城隅,麋費大官累钜億(出自古詩,諷刺權貴揮霍公帑)。
    • 清代文獻中批評官員“平日講求武備,辄以鋪張麋費為疑”,反映當時對軍費開支的争議。

注意與其他解釋的區分

“麋費”屬于較冷僻的書面詞彙,現代漢語中更常用“糜費”或“靡費”表達相同含義。如需引用古籍或學術文獻,需注意其通假字現象及具體語境。

别人正在浏覽...

柏署标題音樂比手畫腳玻璃絲采信瀍洛程律赤繩系足礎潤而雨擔闆掉書袋鼎邑遞衣房魏風稜風厲高國高屋建瓴海戰呼喚绛绡頭階址錦官城進能霁色稽問竻木樂态靈華龍辔論除論動體的電動力學綠豆明笇内廚鳥食捏造泮凍瀑布倩筆棄好背盟清徵染翰成章沙海深密十史飾虛收離糾散朔食天華亂墜天贊鐵人吐飯成蜂晚歇嗡鼻遐登相星香粥顯老斜半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