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荀彧 在 漢 末曾守尚書令,人稱 荀令君 ,得異香,至人家坐,三日香氣不歇。見《太平禦覽》卷七○三引 晉 習鑿齒 《襄陽記》。後多以“令君香”指高雅人士的風采。 唐 李百藥 《安德山池宴集》詩:“雲飛鳳臺管,風動令君香。” 唐 王維 《春日直門下省早朝》詩:“騎省直 明光 ,雞鳴謁 建章 ,遙聞侍中珮,闇識令君香。”亦作“ 令公香 ”。 唐 李颀 《寄綦毋三》詩:“顧眄一過丞相府,風流三接令公香。”
“令君香”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要點解釋:
詞源與典故
該詞源于東漢末年的名臣荀彧(字文若)。荀彧曾任尚書令,人稱“荀令君”。據《太平禦覽》等古籍記載,他身帶異香,拜訪他人後,所坐之處香氣三日不散。這一典故成為“令君香”的出處。
本義與引申義
文學應用與擴展
唐代詩人常以此詞入詩,如王維《春日直門下省早朝》中“闇識令君香”,李颀《寄綦毋三》中“風流三接令公香”(“令公香”為同義變體),均借香氣暗喻人物風雅。
使用場景
多用于文學作品、詩詞創作及對高雅人物或意境的贊美,強調精神層面的感染力而非實際氣味。
此詞融合曆史人物典故與文學意象,既承載文化記憶,又具備詩意美感,是漢語中“以物喻人”的典型表達。
《令君香》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使征服某人的香氣。
《令君香》的拆分部首是「人」和「香」。其中,「人」表示人物,而「香」則表示香氣。
《令君香》的筆畫數目分别是:
- 「令」:5畫
- 「君」:7畫
- 「香」:9畫
《令君香》的出處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小說《紅樓夢》。在《紅樓夢》中,這句話出自賈寶玉投宿在草庵時和薛寶钗聊天的情節,并表達了薛寶钗的魅力。
《令君香》的繁體字寫作「令君香」。
在古時候,「令君香」可以寫作「令君香」。
這是《紅樓夢》中的一句話:
「遙想公子當年,令君香魂夢斷。」
與「令君香」相關的組詞有:
- 韻味香
- 芳香四溢
- 香氣撲鼻
與「令君香」近義的詞語有:
- 醉人芬芳
- 難以抗拒的香氣
- 引人入勝的香味
與「令君香」反義的詞語有:
- 臭氣熏天
- 惡臭彌漫
- 不悅人心的氣味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