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置的意思、漠置的詳細解釋
漠置的解釋
漠然置之。《明史·史可法傳》:“庶民之家,父兄被殺,尚思穴胸斷脰,得而甘心,況在朝廷,顧可漠置。”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莅任·待遊客》:“彼雖貪掘藏而來,亦可諒飲冰而去,但未宜漠置弗問,任厥淹留。”
詞語分解
- 漠的解釋 漠 ò 面積闊大無人定居,缺水幹燥的沙石地帶:沙漠。漠北。 空曠:廣漠。荒漠。漠漠。 冷淡地,不經心地:漠視。漠不關心。 古同“寞”,寂靜無聲。 筆畫數:; 部首:氵; 筆順編號:
- 置的解釋 置 ì 放,擺,擱:安置。布置。置放。置身。位置。置信。置評。置疑。置辯。推心置腹。置若罔聞。置之度外。 設立,設備:裝置。設置。 購買:添置。置辦。置備。置買。 放擱 筆畫數:; 部首:罒; 筆順
網絡擴展解釋
“漠置”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漠然置之”,即對人或事物持冷淡态度,不加理會或處理。以下是詳細解析:
1.基本釋義
- 拼音:mò zhì( )。
- 結構分析:由“漠”(冷漠、冷淡)和“置”(放置、擱置)組成,字面意為“冷淡地擱置”。
- 近義詞:漠視、忽視、置之不理;反義詞:重視、關切。
2.引證與用法
- 該詞多見于曆史文獻,如《明史·史可法傳》提到:“庶民之家,父兄被殺……況在朝廷,顧可漠置”,強調國家大事不可冷漠對待()。
- 清代黃六鴻在《福惠全書》中寫道:“未宜漠置弗問”,指對滞留的遊客不應放任不管()。
3.語境與示例
- 適用場景:多用于批評對重要事務的消極态度,如“對民生問題不可漠置”。
- 例句:公司管理層若對員工訴求漠置不顧,易引發矛盾。
4.補充說明
-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常見于書面語或曆史文本,需結合語境理解其批評或勸誡的意味。
如需更多用例或拓展學習,可參考《明史》或清代公文類文獻( )。
網絡擴展解釋二
漠置
漠置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漠和置。
部首和筆畫
漠字的部首是水部,總筆畫數為13。置字的部首是犬部,總筆畫數為13。
來源
漠置這個詞的來源較為複雜。漠字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中,意為廣大而深遠的荒蕪之地。置字最早出現在《爾雅·釋诂》中,意為把東西放在特定的地方。
繁體
在繁體字中,漠置的寫法仍然保持不變。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有所不同。漠置這個詞在古時候的寫法為:漠 - 一七一八,置 - 又
例句
1. 他對這個問題漠置一笑,似乎并不在意。
2. 面對困難,她選擇漠置于心,努力向前。
組詞
漠視、漠不關心、置若罔聞
近義詞
冷漠、忽視、無視
反義詞
關心、重視、留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