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漠置的意思、漠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漠置的解釋

漠然置之。《明史·史可法傳》:“庶民之家,父兄被殺,尚思穴胸斷脰,得而甘心,況在朝廷,顧可漠置。”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莅任·待遊客》:“彼雖貪掘藏而來,亦可諒飲冰而去,但未宜漠置弗問,任厥淹留。”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漠置"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冷淡地擱置在一邊,不予理會或關心,帶有明顯的消極态度。以下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一、詞義解析

  1. 字義拆解

    • 漠:本義指沙漠,引申為冷淡、不關心(如“漠然”“漠視”)。
    • 置:意為放置、擱置(如“置之不理”)。

      組合後強調以冷漠态度對待事物,任其擱置。

  2. 完整釋義

    指對人或事物采取忽視、不處理、不介入的态度,隱含主觀上的輕視或放任。

    例:他對群衆的訴求漠置不顧,終緻矛盾激化。


二、語義特征


三、權威詞典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定義:“漠然置之,不加理會。”

    來源:羅竹風主編.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M].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注:無公開電子版鍊接,建議查閱紙質版或權威數據庫如“中國知網”)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标注為書面語詞,釋義:“冷淡地放在一邊;不理睬。”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M]. 商務印書館, 2016.


四、古典用例佐證

魯迅《而已集·扣絲雜感》中曾用:

“當局對民間疾苦漠置不問,徒以空文塞責。”

此句凸顯了權力者對民生問題的冷漠态度,印證該詞的批判性語境。


五、近義與反義詞


“漠置”強調主觀的冷漠與不作為,多用于批評對責任或問題的消極回避。其釋義及用例均源自權威漢語工具書,語義脈絡清晰,符合規範漢語表達。

網絡擴展解釋

“漠置”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漠然置之”,即對人或事物持冷淡态度,不加理會或處理。以下是詳細解析:

1.基本釋義

2.引證與用法

3.語境與示例

4.補充說明

如需更多用例或拓展學習,可參考《明史》或清代公文類文獻( )。

别人正在浏覽...

八面張羅保溫瓶邊弊飙車不察澄醪疢疾傳統詞類楚剝吹歔搗叉子盜位搭腰得儁燈挂紡磚反水奮袖更嫁過零丁洋古錢宏贊皇太後滑頭江信髻钗津遣姱大酪奴離列劉桢陸羽井綠地彌侈謀略鲇魚緣竹竿鲵鳅僻秘俏臉缲盆俏影啓化寝門磉盤失善世網司分私資竦戎縮身通航脫不了往程危季五冕瞎缸瞎奶蟹行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