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書表彰。多用于死者。 清 黃軒祖 《遊梁瑣記·吳翠鳳》:“邑令敬其節操,為懸額題旌,并佽助焉。” 章炳麟 《辨詩》:“銘者自名,器有題署。若士卒揚徽,死者題旌,下及楬木以記化居,落馬以示毛物,悉銘之屬。”參見“ 旌表 ”、“ 旌典 ”。
“題旌”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tí jīng,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指在碑石、匾額等物體上題寫文字以表彰或紀念某人,多用于對逝者的褒揚。例如清代黃軒祖《遊梁瑣記》中提到地方官員為表彰吳翠鳳的節操,“懸額題旌”并給予資助。
詞義構成
使用場景
主要用于紀念或贊美逝者的品德、功績,常見于官方或民間對忠孝節義行為的褒揚。例如章炳麟《辨詩》中提到“死者題旌”,即通過文字記錄逝者事迹以示敬意。
近義詞與關聯詞
若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遊梁瑣記》《辨詩》等文獻原文。
《題旌》是一種含義豐富的詞語,指的是在旗幟上或者其他醒目處題寫文字,表示對某人或某事的紀念、贊頌或宣告。
《題旌》這個詞可以拆分為:“題”和“旌”兩個部分。其中,“題”的部首是“言”,表示與語言有關;“旌”的部首是“方”,表示與方向、位置有關。《題旌》共有10個筆畫。
《題旌》這個詞最早來源于中國古代的文化傳統和曆史,用來形容尊重、贊頌或宣告一定的文字在旗幟或标記上展示出來。在繁體字中,“題旌”可以寫作“題旌”。
古時候,“題旌”通常是以水墨書寫在旗幟、牌坊或古碑等醒目的地方。由于書寫工具和技術的限制,古代的“題旌”往往需要經過專門的書法家或碑刻師精心制作。
1. 在國慶節這一天,國旗上隆重地題旌了*********成立的時間。
2. 這個紀念碑上的題旌顯示了人民對英雄的崇敬和懷念之情。
題字、旌旗、題名、題詞、旌旗文、題石、道标。
題字、題碑、題牌、宣告、紀念。
隱藏、隱蔽、掩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