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料所及”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部分資料(如、)誤将其解釋為“盡力去做某事,不留餘地”,但根據權威來源(如漢典、百度百科)及原始文獻,該成語實際含義與“預料”相關,而非強調行動決心。
建議使用時注意語境,避免混淆其本義。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中國的西北角》原文或權威詞典。
使料所及,是一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某人的處事能力廣泛而且包羅萬象,能夠運用所接觸到的一切材料和信息。
使料所及這個成語拆分為“使”、“料”、“所”、“及”四個部分。其中,“使”字的部首是“人”,總共有4個筆畫;“料”字的部首是“米”,總共有10個筆畫;“所”字的部首是“戶”,總共有8個筆畫;“及”字的部首是“又”,總共有3個筆畫。
《使料所及》這個成語來源于《論語·裡仁篇》中的一句話:“溫恭敬信使料所及也。”意思是要以溫和、敬重、誠信的态度來處事,運用所接觸到的一切材料和信息。
《使料所及》這個成語的繁體字為「使料所及」。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基本的意思和構造大緻相同,都是指一個人能夠運用所遇到的一切材料和信息。
他是一位多才多藝的藝術家,使料所及,無所不精。
這個企業家的經營能力很強,他總是能做到使料所及,抓住每一個機會。
使心所念、所向披靡、所向無敵、所剩無幾、所見即所得
應用自如、善于運用、百事通、多能之士
束手無策、見識不廣、無能為力、固步自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