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籤署批準本國同外國籤訂條約的文件。凡需要批準的條約,雙方領導人批準後,兩國互換批準書即可生效。
批準書是國家間條約生效的重要法律文件,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定義 批準書是由國家領導人籤署的正式文件,用于确認本國對與他國締結的條約或協定予以批準。其核心功能是完成條約的法定生效程式,例如提到《批準書》需雙方互換後條約生效。
法律效力 • 使條約對締約國産生約束力,如法語例句所示,國際條約需達到特定批準書數量(如17份)才能生效 • 具有最終确認性,的造句案例顯示,若違反約定可能被撤銷批準書
應用場景 主要用于需經國内法定程式審批的條約類型,包括:
造句示例:
"因籌備設立批準書被撤銷,該教育機構暫停招生"
"聯合國氣候變化公約需60國遞交批準書後生效"
《批準書》是指由主管部門或相關權威機構頒發或籤發,用于批準某項事項的文件、證書或憑證。它通常具有法律效力,能夠确認批準事項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批準書》的拆分部首是「手」和「示」。它的筆畫數為12劃。
《批準書》這個詞的來源比較簡單明了,由「批」和「準書」兩個詞組成。其中,「批」是指批示、批評、批文等意思,而「準書」是指準許的文件或證書的意思。因此,「批準書」表示被批準的事項的書面證明。
《批準書》的繁體字是「批準書」。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批準書」的寫法略有差異。其中,「批」字在古代寫作「批扌皮」,「準」字在古代寫作「出目要刀」,「書」字在古代寫作「彳右者」。
1. 經過嚴格的審核,她終于獲得了閱讀批準書。
2. 公司領導籤發了一份重要的工程批準書,意味着項目可以正式啟動了。
3. 他将大學錄取通知書和獎學金批準書一起寄給了學生。
1. 批複
2. 批示
3. 批評
4. 批文
5. 準許
6. 書面證明
1. 批文
2. 批示書
3. 批複文件
拒絕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