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奚而的意思、奚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奚而的解釋

疑問詞。猶為何;如何。《論語·憲問》:“子言 衛靈公 之無道也, 康子 曰:‘夫如是,奚而不喪?’” 俞樾 《群經平議·論語二》:“奚而猶奚為也。”《孟子·萬章上》:“‘不識 舜 不知 象 之将殺己與?’曰:‘奚而不知也? 象 憂亦憂, 象 喜亦喜。’”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奚而”是古代漢語中的疑問副詞組合,由疑問代詞“奚”與連詞“而”構成,主要用于詢問原因或方式。該詞在先秦文獻中常見,現代漢語已罕用。

一、詞義解析 “奚”作疑問代詞時,相當于“何”“為什麼”,如《論語·憲問》“子奚不為政”;“而”為連詞,起承接作用。“奚而”組合後形成反問句式,可解作“為何”“何以”“怎麼”。例:《孟子·萬章上》“奚而不知也?”(為何不知道呢?)

二、語法功能

  1. 表原因詢問:如《韓非子·說林上》“君奚而笑?”(您為何發笑?)
  2. 表方式詢問:如《呂氏春秋·慎大》“奚而稱兵?”(如何動用武力?)

三、典籍例證 《論語·為政》“奚其為為政?”(為何認為這是從政?);《莊子·達生》“奚而不足?”(為何不滿足?)

參考資料: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版) 《古漢語虛詞詞典》(中華書局1999版) 《十三經注疏》(中華書局影印本)

網絡擴展解釋

“奚而”是文言文中的疑問詞,主要用于詢問原因或方式,相當于現代漢語的“為何”“怎麼”。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二、經典文獻用例

  1. 《論語·憲問》
    康子問:“夫如是,奚而不喪?”(既然這樣,為什麼衛靈公沒有亡國?)。
  2. 《孟子·萬章上》
    孟子答:“奚而不知也?”(怎麼會不知道呢?)。

三、字義拆分

四、近義與用法

五、現代應用

現代漢語中已不常用,但學習文言文時需掌握其含義。例如解讀古籍或研究古代漢語語法時會涉及。

如需進一步分析具體例句,可參考《論語》《孟子》等典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白麻紙北番别針不到頭蟲書鳥迹春試擔雪填井盜掘導輪防扞釭花淦瀯功夫片工友勾手狗續金貂橫災簡勝窖菜進卷踑坐孔罇快刀斬亂絲媿色老彭麟鳳一毛隸僮龍擾亂根亂萌鹵莽輪人買山隱沒馱免夫錢漠然置之囊螢内匮鳥嘴铳臲靰入室山遙水遠繩量設詐師保視而不見筮宅書硯碎骨粉屍台胞陶坯跳疆兔月忘乎其形問心無愧武皇五宿閑棄效義曉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