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尸居的意思、尸居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尸居的解释

(1).谓安居而无为。《庄子·天运》:“然则人固有尸居而龙见,雷声而渊默,发动如天地者乎?” 成玄英 疏:“言至人其处也若死尸之安居。”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是以君子恭己,不恤乎莫与;至人尸居,心遗乎毁誉。”《新五代史·一行传·张荐明》:“道也者,妙万物而为言,得其极者,尸居袵席之间可以治天下也。”

(2).指居位而不尽职。 宋 欧阳修 《送韩子华》诗:“諫垣尸居职业废,朝事汲汲劳精神。” 清 包世臣 《<东海记>传奇叙》:“然亦安知其非逆料尸居者之听必不聪,而不忍以纯白之身,见辱伍伯,为此自承耶!”

(3).见“ 尸居餘气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尸居"的汉语词典释义

"尸居"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如尸体般静止而居",引申为无为而治、虚静无为的状态。具体解析如下:

  1. 本义与字源

    • "尸" 指古代祭祀时代表神灵或祖先端坐受祭的活人(后演变为神主牌位),需保持静止肃穆;"居" 意为停留、处所。
    • 合称"尸居" 形容如受祭者般静默端坐、无所行动的状态,强调极致的虚静无为。
  2. 典籍中的哲学引申

    道家典籍赋予其深层内涵,尤见于《庄子》:

    "尸居而龙见,渊默而雷声"(《庄子·在宥》)

    意指圣人看似静默如尸,实则精神如龙腾般活跃;表面沉静如深渊,却蕴含雷霆般的感召力。此处以"尸居"喻指统治者不干预自然、顺应天道而达到的至高境界。

  3. 历史用例与语境

    • 《史记·李斯列传》以"尸居禄位" 批判官员居高位却庸碌无为。
    • 唐代成玄英注《庄子》释:"寂泊不动,如尸之居",强调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4. 现代用法与关联词

    现代汉语中,"尸居"极少单用,多见于成语"尸居余气"(形容人暮气沉沉,仅存微弱气息),或学术语境中讨论道家思想时引用古籍原句。

权威参考来源

(注:因古籍原文无直接网络链接,来源标注为典籍名称及注疏版本;现代词典释义参考《汉语大词典》在线版。)

网络扩展解释

“尸居”是一个汉语成语,具有以下两层核心含义及扩展解释:

一、基本含义

  1. 安居而无为
    指人看似如尸体般静止不动,实则蕴含深沉的智慧或力量。这一含义源自《庄子·天运》,形容至人虽表面静默如尸,却能如龙显现般洞察万物,动静之间契合天地规律。例如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强调内在修为而非外在行动。

  2. 居位而不尽职
    多用于批评官员或身居要职者空占职位却不履行职责,类似“尸位素餐”。北宋欧阳修在《送韩子华》中以“諫垣尸居职业废”讽刺谏官失职。


二、延伸与关联


“尸居”通过“尸体般静止”的意象,既表达深藏不露的哲思,也暗含对失职行为的讽刺,需结合语境理解其褒贬倾向。

别人正在浏览...

阿月浑子饱识奔霆陛坐叱呵春日矗耸盗徒大齐大题小作电速地邻短期资金市场愕怡飞蝉服法覆覈干打垒根极宫廷舞谷驽薃葔红麴教术棘箭橛头船诳上躴躿了然于心连篇累帙漫骂蠓蚋劘习纳宦囊括四海泥子乾蛋七级芙蓉旗警秦娥三霭三自一包晒犊鼻沙霾伤痕蛇入筩中曲性在实绩时聘狮子补耍骨头税榷司田桃源图同温层驮篓渥味宪件仙人跳小秋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