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尸居的意思、尸居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尸居的解释

(1).谓安居而无为。《庄子·天运》:“然则人固有尸居而龙见,雷声而渊默,发动如天地者乎?” 成玄英 疏:“言至人其处也若死尸之安居。”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是以君子恭己,不恤乎莫与;至人尸居,心遗乎毁誉。”《新五代史·一行传·张荐明》:“道也者,妙万物而为言,得其极者,尸居袵席之间可以治天下也。”

(2).指居位而不尽职。 宋 欧阳修 《送韩子华》诗:“諫垣尸居职业废,朝事汲汲劳精神。” 清 包世臣 《<东海记>传奇叙》:“然亦安知其非逆料尸居者之听必不聪,而不忍以纯白之身,见辱伍伯,为此自承耶!”

(3).见“ 尸居餘气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尸居”是一个汉语成语,具有以下两层核心含义及扩展解释:

一、基本含义

  1. 安居而无为
    指人看似如尸体般静止不动,实则蕴含深沉的智慧或力量。这一含义源自《庄子·天运》,形容至人虽表面静默如尸,却能如龙显现般洞察万物,动静之间契合天地规律。例如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强调内在修为而非外在行动。

  2. 居位而不尽职
    多用于批评官员或身居要职者空占职位却不履行职责,类似“尸位素餐”。北宋欧阳修在《送韩子华》中以“諫垣尸居职业废”讽刺谏官失职。


二、延伸与关联


“尸居”通过“尸体般静止”的意象,既表达深藏不露的哲思,也暗含对失职行为的讽刺,需结合语境理解其褒贬倾向。

网络扩展解释二

尸居

尸居一词指的是尸体居住,在广义上是指尸体被埋葬后长时间不腐烂而停留在土壤中,从而形成一种不断吸收养分的状态。

拆分部首和笔画

尸居的拆分部首为“尸”,总笔画数为8划。

来源

尸居一词最早见于《战国策·齐策一》:“尸居而问曰。”意为躺在棺材中并提问。

繁体

尸居的繁体字为「屍居」。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尸居在古汉字中的写法为「屍居」。视觉呈现的形态与现代稍有差异。

例句

他的祖先埋葬在这片土地上已有几百年了,尸居地下。

组词

尸居无用(形容长时间不动的人)。

近义词

尸体滞留。

反义词

安息。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