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footlog;one-plank bridge]∶簡單的人行橋,常用一面砍平的一根圓木做成
(2) [difficult path]∶比喻困難危險的路程
用一根木頭搭成的小橋。常喻艱難的途徑。《景德傳燈錄·大安禅師》:“如人負重擔從獨木橋上過,亦不教失腳。” 清 朱彜尊 《李檢讨绀園雜詠·綠水軒》:“軒中獨木幾,檻外獨木橋。” 郭小川 《秋歌》之三:“春天裡,千裡黃砂,萬裡狂飙,你們呵,曾駕馭風砂飛渡獨木橋。”如:要做成這件事可不容易啊,好比過獨木橋,走一步來搖三搖。
“獨木橋”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dú mù qiáo,其含義可從字面與引申義兩個層面理解:
指用單根木頭 搭建的簡易橋梁,常見于鄉間或險要地形(如懸崖、河流)。這類橋因狹窄且易晃動,行走時需要保持平衡,存在較高危險性。
比喻困境與挑戰
形容處境危險、選擇單一,需謹慎應對的場景。例如“如人負重擔從獨木橋上過,亦不教失腳”(《景德傳燈錄》),強調在艱難中保持穩定的重要性。
象征人生抉擇
常與“陽關道”對比(如“你走你的陽關道,我走我的獨木橋”),體現面對不同道路時的取舍,或對高風險路徑的堅持。
文化意象
在文學和口語中,常用來表達對困難、險阻的隱喻,例如形容職場競争、考試壓力等需“獨闖難關”的情境。
“獨木橋”既是實體橋梁的具象描述,更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寓意,強調對危機、挑戰的應對态度。其核心在于通過單一且困難的選擇 來突顯勇氣與決斷力。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