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身的意思、濟身的詳細解釋
濟身的解釋
謂使有益于自己。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諧隱》:“大者興治濟身,其次弼違曉惑。”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雜藝》:“弧矢之利,以威天下,先王所以觀德擇賢,亦濟身之急務也。”
詞語分解
- 濟的解釋 濟 (濟) ì 渡,過河:同舟共濟。 對困苦的人加以幫助:濟世。救濟。赈濟。周濟。接濟。 補益:無濟于事。 濟 (濟) ǐ 〔濟水〕古水名,源于今中國河南省,流經山東省入渤海。 (濟) 筆畫數:;
- 身的解釋 身 ē 人、動物的軀體,物體的主要部分:身軀。人身。身材。身段。船身。樹身。 指人的生命或一生:身世。獻身。 親自,本人:自身。親身。身教。身體力行。 統指人的地位、品德:出身。身分(坣 )。身敗名裂
網絡擴展解釋
“濟身”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使自身受益”或“對自身有益”,多用于形容通過某種行為或方式提升個人修養、能力或地位。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 詞義:指通過努力或借助外物,使自身獲得益處或提升。例如,通過學習、修身等方式完善自我。
- 詞性:動詞,強調主動作為對自身的積極影響。
2. 出處與文獻引用
- 古代典籍:
-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諧隱》:“大者興治濟身,其次弼違曉惑。” 意為“高明的言論既能治國安邦,又能完善自身”。
- 北齊顔之推《顔氏家訓·雜藝》:“弧矢之利,以威天下,先王所以觀德擇賢,亦濟身之急務也。” 此處強調射箭等技藝對個人修養的重要性。
3. 用法與語境
- 正向行為:多與修身、治學、技藝等提升自我的行為關聯。例如:“讀書濟身”“習武濟身”。
- 中性表述:也可泛指通過某種途徑實現個人目标,如“濟身仕途”。
4. 近義詞與擴展
- 近義詞:修身、砺行、修己。
- 反義詞:損身、害己。
- 現代延伸:在當代語境中,可引申為通過教育、職業發展等途徑實現個人價值。
5. 例句參考
- 古籍例句:“性天澄徹,即饑餐渴飲,無非康濟身心。”(出自《濟身造句》引用文獻)。
- 現代用法:“他通過勤學苦練,終以技藝濟身行業頂尖。”。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完整例句,可參考《文心雕龍》《顔氏家訓》等文獻,或查閱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濟身
濟身是一個漢字詞語,有多重含義和用法。它可以指代慈悲救濟、照顧病人的意思,也可以表示康複、痊愈的狀态。
拆分部首和筆畫
濟身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水(氵)和身(身)。水是左邊的部首,身是右邊的部首。根據《康熙字典》,濟身的總筆畫數為14。
來源
濟身詞的來源可以追溯至古代醫學理論。在古代,人們常常用水來治療疾病,因為水有清涼和清潔的特性,能夠起到舒緩和康複的作用。因此,濟身一詞就代表着通過水來治愈和恢複健康的含義。
繁體
濟身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濟身」。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濟身的寫法為「濟身」,在這個版本中,水的部分寫得更加複雜,像一個河流,更能突出水的特性*********。後來,為了簡化書寫,水的部分被簡化為了氵。
例句
1. 醫生濟身救治了許多病人。
2. 經過治療後,他終于濟身康複了。
組詞
1. 濟世:幫助和拯救社會上貧困和困難的人。
2. 濟困:救濟窮困的人。
3. 施濟:給予他人幫助或救助。
近義詞
1. 救濟:提供物質支援和援助。
2. 拯救:解救遇到困境的人。
反義詞
1. 抛棄:丢棄、放棄對他人的幫助。
2. 忽視:對他人的苦難或需要缺乏關注和關懷。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