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銅鑼的意思、銅鑼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銅鑼的解釋

[gong] 一種銅制的樂器。帶卷邊的青銅圓盤,盤邊穿孔結繩,可以一手提着,一手用錘擊打就發出柔和而洪亮、能傳得很遠的聲音

詳細解釋

一種銅制樂器。形如銅盤。圈邊上穿二孔,結繩提而擊之。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大禮預教車象》:“前列朱旗數十面,銅鑼鼙鼓十數面。” 周立波 《山鄉巨變》上一:“聽見村裡有面小銅鑼,陰一聲,陽一聲,當當地敲過來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銅鑼是一種由青銅制成的傳統打擊樂器,其核心特征和背景可歸納如下:

一、定義與結構

銅鑼呈圓盤形,中央部分略微鼓起,邊緣帶有卷邊結構。通常會在盤邊穿孔并結繩,便于手提或用支架固定,通過槌擊打中心區域發聲。其音色柔和洪亮,傳播距離遠,且擊打力度不同可産生豐富的音響效果。

二、曆史淵源

銅鑼最初由西域傳入中原,南北朝時期(如北魏宣武帝後)逐漸流行。北宋《樂書》記載其為“打沙鑼”,《舊唐書·音樂志》提到的“圓數尺銅盤”也被認為是早期銅鑼的文獻記錄。秦漢後,隨着民族交流,銅鑼在内地廣泛傳播。

三、用途與文化意義

作為中國傳統樂器,銅鑼在戲曲、節慶、宗教儀式中均有重要地位。例如,京劇中的武場伴奏、春節舞獅表演等均依賴銅鑼營造氛圍。其形制與演奏方式體現了古代青銅工藝與音樂文化的融合。


注:以上信息綜合了漢典、滬江詞典及曆史文獻記載,如需完整考據可查閱《樂書》《舊唐書》等原始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銅鑼:詞義

《銅鑼》是一個名詞,指的是一種由銅制成的打擊樂器,常用于舞台演出和音樂表演中。

銅鑼:拆分部首和筆畫

《銅鑼》的拆分部首為金字旁。它的總筆畫數為14畫。

銅鑼:來源

《銅鑼》一詞的來源比較簡單直接,是由“銅”和“鑼”兩個字組合而成。

銅鑼:繁體

《銅鑼》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銅鑼」。

銅鑼: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銅鑼》的寫法沒有較大變化,依然是由“銅”和“鑼”兩個字組合而成。

銅鑼:例句

1. 演奏家運用銅鑼的悠揚音色為觀衆帶來了無盡的享受。

2. 梁山好漢魯智深手持銅鑼英勇沖鋒,打退了敵人。

銅鑼:組詞

銅鑼鼓、大銅鑼、小銅鑼、銅鑼舞等。

銅鑼:近義詞

銅钹、銅鼓、大鑼等。

銅鑼:反義詞

木魚、小鼓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