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後漢書·羊續傳》載: 東漢 羊續 任 南陽 太守時,府丞饋送給他一條魚,他收下後懸挂在庭中。後來這人又送魚來, 羊續 指挂着的魚給他看,示意他不要再送。後以“挂壁魚”作為為官清廉的象征。 清 盧綋 《滿庭芳·途況》曲:“清宦署,挂壁魚,齁齁鼾睡莫嫌癡。”
“挂壁魚”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詞語,其含義與為官清廉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1. 詞義與出處
該詞出自《後漢書·羊續傳》。東漢時期,南陽太守羊續為拒絕下屬的賄賂,将府丞贈送的魚懸挂于庭中。當對方再次送禮時,羊續以懸挂的魚示意其勿再行賄。後人以此典故代指官員的廉潔自律。
2. 象征意義
“挂壁魚”成為古代清廉官員的典型象征,強調拒腐守節的精神。例如清代盧綋在《滿庭芳·途況》中寫道:“清宦署,挂壁魚,齁齁鼾睡莫嫌癡”,借以表達對清廉生活的自得。
3. 讀音與書寫
4. 現代應用
該詞屬于曆史典故類詞彙,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多見于文學或曆史讨論中,用以形容官員的廉潔品質。
注意:需與“壁魚”(指書籍蛀蟲,如所述)區分,二者含義完全不同。
挂壁魚是一個常見的民間裝飾品,通常用來挂在牆壁上。這個詞的意思是指飾品形狀為魚的裝飾品,用于增添房屋的居家氛圍。
挂壁魚的拆分部首是“手”和“魚”。其中,“手”是左側部首,表示手部的形狀與使用,而“魚”則是右側部首,表示與魚有關的含義。
根據挂壁魚的筆畫,可以劃分為六個部分。“手”的筆畫是四畫,“魚”的筆畫是八畫。總共的筆畫是十二畫。
挂壁魚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吉祥魚”圖案。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魚象征着吉祥和富饒。因此,人們常常在家中懸挂表達對好運和繁榮的祝願。
挂壁魚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均為“挂壁魚”。繁體字保留了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讓挂壁魚更加具有古韻。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挂壁魚的字形與現代漢字略有不同。但整體上仍可識别為“挂壁魚”三個字。
以下是一些可以使用挂壁魚一詞的例句:
1. 她在客廳的牆上挂了一副精美的挂壁魚。
2. 祖母喜歡在新年期間擺放挂壁魚,以求好運。
一些與挂壁魚相關的詞彙有:
1. 吉祥魚
2. 桃符
3. 飾品
與挂壁魚相對的詞為:
1. 牆貼
2. 壁畫
3. 雕塑
綜上所述,挂壁魚是一種民間裝飾品,形狀為魚,用于增添房屋的居家氛圍。它源于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吉祥魚圖案。拆分部首為“手”和“魚”,筆畫總共為十二畫。挂壁魚可以用于表達對好運和繁榮的祝願,是一種常見的裝飾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