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種捕魚的用具。 唐 殷文圭 《江南秋日》詩:“青笠漁兒筒釣沒,蒨衣菱女畫橈輕。”
“筒釣”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可從多個文獻資料中綜合解讀:
1. 基本定義
筒釣指一種傳統的捕魚用具,主要用于捕捉魚類。其名稱可能來源于工具的結構特征(如竹筒與釣具的組合)或操作方式。
2. 結構與用法推測
從詞義拆分來看,“筒”可能指竹筒等容器,“釣”則關聯釣魚行為。結合唐代詩人殷文圭《江南秋日》中“青笠漁兒筒釣沒”的描述,可推測其用法可能是将釣具與筒狀物結合,通過誘捕或固定裝置捕魚。
3. 曆史與文化例證
該詞彙至少在唐代已出現,如詩句“青笠漁兒筒釣沒,蒨衣菱女畫橈輕”生動描繪了江南漁民用筒釣捕魚的生活場景,說明其曾是古代常見的漁具之一。
其他說明
需注意,個别資料(如)将“筒釣”解釋為成語,引申為“用巧妙方法達成目的”,但此說法未見于權威文獻,可能與原意存在偏差,建議以捕魚用具的釋義為主。
筒釣是一種古老的釣魚方式,利用竹筒或竹編制成的釣筒進行捕魚。這種釣法多在清澈的水域中使用,非常獨特。
《筒釣》這個詞拆分為兩個部首:“竹”、“鈎”。其中,“竹”是頭部部首,“鈎”是尾部部首。
總筆畫數為9畫。其中,“竹”部為6畫,“鈎”為3畫。
《筒釣》這個詞的來源比較明确,它最早見于《詩經·小雅·於汜》:“於豳王季歲,筒豆之筵。”這裡指的就是汜水中用竹筒進行的釣魚活動。
在繁體字中,“筒釣”用繁體字書寫為「筒釣」。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有所不同。《筒釣》在古時的字形可能略有變化,但大緻仍與現代相似。具體字形變化可能需要查閱古代字書。
1. 他靜靜地坐在河邊,用竹筒進行筒釣。
2. 我曾經嘗試過筒釣,但并不擅長這種方式。
竹筒、筒魚、釣魚、汜水、詩經
竿釣、綱釣
網捕、電魚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