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束伍令的意思、束伍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束伍令的解釋

古時一種更休疊戰的陣法。也稱疊陣法。《宋史·吳璘傳》:“ 璘 曰:‘有新立疊陣法:每戰,以長槍居前,坐不得起;次最強弓,次強弩,跪膝以俟;次神臂弓。約賊相搏至百步内,則神臂先發;七十步,強弓併發;次陣如之。凡陣,以拒馬為限,鐵鈎相連,俟其傷則更代之。遇更代則以鼓為節。騎,兩翼以蔽於前,陣成而騎退,謂之“疊陣”。’諸将始猶竊議曰:‘吾軍其殲於此乎?’ 璘 曰:‘此古束伍令也,軍法有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束伍令”是古代軍事術語,主要包含兩種解釋,分别涉及軍隊編制紀律和作戰陣法:

一、軍隊編制與紀律制度

  1. 基本含義
    指以“伍”為單位的軍隊編制及聯保制度。根據《尉缭子·束伍令》記載,五名士兵為一“伍”,需共同籤署聯保憑證并交由将吏保管。
    獎懲規則包括:

    • 伍内傷亡與殺敵數相等:功過相抵;
    • 殺敵且無傷亡:給予獎賞;
    • 有傷亡但未殺敵:處死士兵并懲罰其家族。
  2. 管理目的
    通過連坐制度強化士兵間的監督與協作,确保作戰紀律和戰鬥力。


二、作戰陣法(疊陣法)

  1. 戰術特點
    宋代名将吳璘在《宋史》中提出“疊陣法”,即“束伍令”的實戰應用:

    • 兵種分層:前排為長槍兵(坐姿防禦),其後依次為強弓手、強弩手、神臂弓手,形成梯次攻擊;
    • 拒馬配合:以鐵鈎連接的拒馬作為屏障,交替掩護;
    • 輪換機制:通過鼓聲指揮士兵輪換,保持持續戰鬥力。
  2. 曆史評價
    該陣法曾引發争議,但吳璘強調其源自古代軍法,實際運用中有效提升了防禦與攻擊的協調性。


“束伍令”既指軍隊基層組織的紀律規範,也包含實戰中的協同戰術。其核心是通過嚴格編制和戰術創新提升整體作戰效能。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尉缭子》《宋史·吳璘傳》等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束伍令》的意思

《束伍令》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束縛和整頓士兵的命令。在古代軍隊中,上級将領通過發布《束伍令》來規範隊伍紀律,提高戰鬥力。

拆分部首和筆畫

《束伍令》的部首是弓(䥑)字旁,共有10個筆畫。

來源

《束伍令》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軍事制度。在戰争時期,為了統一士兵的行動和規模,上級将領發布這樣的命令,以确保隊伍的紀律和戰鬥力。

繁體

《束伍令》的繁體字為「束伍令」。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古代漢字的書寫規範,「束伍令」可以使用「束」、「五」、「令」的古代漢字寫法。其中,「束」代表捆綁束縛的意思,「五」代表士兵的數量,「令」代表命令。

例句

1. 通過發布《束伍令》,将士兵們的紀律整頓得井井有條。

2. 軍隊上級下達了一道新的《束伍令》,要求每個士兵都嚴格遵守。

組詞

1. 整頓令

2. 紀律束縛

3. 命令規範

近義詞

整頓命令、調遣令、軍令

反義詞

放任、自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