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束伍令的意思、束伍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束伍令的解釋

古時一種更休疊戰的陣法。也稱疊陣法。《宋史·吳璘傳》:“ 璘 曰:‘有新立疊陣法:每戰,以長槍居前,坐不得起;次最強弓,次強弩,跪膝以俟;次神臂弓。約賊相搏至百步内,則神臂先發;七十步,強弓併發;次陣如之。凡陣,以拒馬為限,鐵鈎相連,俟其傷則更代之。遇更代則以鼓為節。騎,兩翼以蔽於前,陣成而騎退,謂之“疊陣”。’諸将始猶竊議曰:‘吾軍其殲於此乎?’ 璘 曰:‘此古束伍令也,軍法有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束伍令是中國古代軍事制度中的專業術語,特指規範軍隊編制與管理的法令。"束"意為整頓、約束,"伍"指古代軍隊最小編制單位(五人為伍),"令"即法令或規章。該概念主要包含三方面内涵:

  1. 編制體系規範

    根據《漢語大詞典》軍事類詞條釋義,束伍令通過"五五制"編組士兵,建立"伍—隊—哨—營"的層級管理體系。明代戚繼光在《紀效新書》中記載:"束伍既有定數,每伍設伍長,約束四人",明确基層作戰單元的職責分工。

  2. **軍事管理機制

    《中國軍事制度史》指出,束伍令包含連坐法、驗效法等配套制度。戚家軍實行"同伍連坐"規則,要求同伍士兵相互擔保,若臨陣脫逃則全伍受罰。這種制度強化了團隊協作與紀律約束。

  3. **實戰訓練标準

    《練兵實紀》詳載束伍令在軍事訓練中的運用,要求"伍長教四人,隊總教伍長",通過層級化訓練體系提升整體作戰能力。兵書《陣紀》稱此制度"使卒畏将甚于敵,伍相保如同生",體現了古代軍事組織的科學性。

網絡擴展解釋

“束伍令”是古代軍事術語,主要包含兩種解釋,分别涉及軍隊編制紀律和作戰陣法:

一、軍隊編制與紀律制度

  1. 基本含義
    指以“伍”為單位的軍隊編制及聯保制度。根據《尉缭子·束伍令》記載,五名士兵為一“伍”,需共同籤署聯保憑證并交由将吏保管。
    獎懲規則包括:

    • 伍内傷亡與殺敵數相等:功過相抵;
    • 殺敵且無傷亡:給予獎賞;
    • 有傷亡但未殺敵:處死士兵并懲罰其家族。
  2. 管理目的
    通過連坐制度強化士兵間的監督與協作,确保作戰紀律和戰鬥力。


二、作戰陣法(疊陣法)

  1. 戰術特點
    宋代名将吳璘在《宋史》中提出“疊陣法”,即“束伍令”的實戰應用:

    • 兵種分層:前排為長槍兵(坐姿防禦),其後依次為強弓手、強弩手、神臂弓手,形成梯次攻擊;
    • 拒馬配合:以鐵鈎連接的拒馬作為屏障,交替掩護;
    • 輪換機制:通過鼓聲指揮士兵輪換,保持持續戰鬥力。
  2. 曆史評價
    該陣法曾引發争議,但吳璘強調其源自古代軍法,實際運用中有效提升了防禦與攻擊的協調性。


“束伍令”既指軍隊基層組織的紀律規範,也包含實戰中的協同戰術。其核心是通過嚴格編制和戰術創新提升整體作戰效能。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尉缭子》《宋史·吳璘傳》等原始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安民變風編管變故易常賓将操之過急撤除踳駁吹角連營辍棄磁流體發電黨同伐異複寫紙更履恭姜灌沐丱女姑媳骨狀害寇哈雷彗星號嗄河公回運驕傲自大潔身自好荊梓就裡捐委龛火剌搭兩翼力大無比盧狗昧信門尉面呈墨策拈度牛骥同皂女妓陪奴七公輕才啟隙觠局冗繁生頭死壟書閤四始搜揚側陋太平花踏路桶裙推尚退身我家舞衫歌扇巷說笑加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