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抹布的意思、抹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抹布的解釋

[file;dish towel;dish cloth;rag for wiping tables] 專用于擦地闆或桌子的織物

詳細解釋

(1).擦器物用的布。《水浒傳》第二五回:“預先燒下一鍋湯,煮着一條抹布。他若毒藥發時……卻将煮的抹布一揩,都沒了血跡。” 明 陸容 《菽園雜記》卷一:“民間俗諱,各處有之,而 吳 中為甚。如舟行諱住、諱翻,以箸為快兒,幡布為抹布。” 曹禺 《雷雨》第一幕:“這時他正拿着一塊抹布擦着東西。”

(2). 明 宮廷内官服佩的一種。 明 劉若愚 《酌中志·内臣佩服紀略》:“抹布,非布也。是素紵絲或綾染柘黃,長五尺,闊三寸,雙層方角,如大帶子之式而無繐。凡 乾清宮 管事牌子…… 英華殿 陳設近侍,須蒙賜過者,乃敢佩於貼裡之右,而蟠結縧上雙垂之,露半條於外,垂與衣齊。”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抹布”一詞的含義根據語境不同而有所差異,主要可從以下幾個角度解釋:

一、基本含義:清潔工具

這是最普遍的用法,指由棉、麻或合成纖維制成的織物,主要用于擦拭物品表面(如地闆、桌子等)。其特點包括吸水性、耐用性,且常裁剪為方形或矩形。明代文獻中已有記載,例如《水浒傳》提到用抹布擦拭血迹的場景。

二、網絡引申義:文學與亞文化概念

  1. 文學隱喻:在網絡文學中,“抹布”被用來形容無底線為愛人犧牲卻被抛棄的角色(如“抹布女”),帶有悲劇色彩。
  2. 同人圈術語:源自日語“モブ”(路人)或英語“mob”(暴民)的諧音,指同人作品中多個路人與角色發生關系的劇情(含敏感内容),此類作品被稱為“抹布本”。需注意該用法具有争議性,常見于特定亞文化圈層。

三、其他特殊用法

曆史文獻中曾提到“抹布”作為明代宮廷内官服飾的佩件,屬于特定曆史語境下的稱謂。


建議:日常使用中建議優先采用其清潔工具的本義,網絡引申義需注意使用場景的敏感性。如需了解更詳細出處,可參考《漢典》等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抹布

抹布是指用于擦拭、擦洗等清潔工作的布料。它是由兩個部首組成的漢字,分别是“扌”和“巾”。扌是手部的意思,巾表示布料。

抹布的筆畫順序是從左至右,從上至下。總共有6畫。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初的抹布是由布料剪裁而成的,用于擦拭、擦洗等清潔任務。

在繁體字中,“抹布”保持不變。

古代漢字寫法中,“抹布”的幾種寫法包括:揩絺、抹屄、麻屄等。這些寫法都是早期對抹布的稱呼,但現在已經很少被使用。

一些例句中可以使用“抹布”這個詞:

1. 她用抹布擦拭了桌子上的水漬。

2. 他把污漬擦掉,再把抹布晾幹。

抹布的組詞包括:抹布架、抹布盒、抹布片等。

與“抹布”近義詞有:擦布、抹布、擦拭布等。

與“抹布”反義詞有:濕布、拭子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