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籍的意思、别籍的詳細解釋
别籍的解釋
另立的簿冊。《新五代史·雜傳·王處直》:“陰疏甲士姓名,自隊長已上藏於别籍,其後因事誅之。”
詞語分解
- 别的解釋 别 é 分離:别離。别情。别緒(離别時離别後的情感)。分别。告别。久别重逢。分門别類。 差别:霄壤之别。 分類:類别。性别。職别。級别。派别。 另外的:别人。别號。别字。别墅。别論。别開生面。 卡住,
- 籍的解釋 籍 í 書,書冊:古籍。書籍。經籍。典籍。 登記隸屬關系的簿冊;隸屬關系:籍貫。戶籍。國籍。學籍。 登記:籍沒(?)。籍吏民。 征收:籍田。 〔籍籍〕a.形容紛擾很大;b.形容名聲很大;c.形容縱橫交
網絡擴展解釋
“别籍”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另立的簿冊”,常見于曆史文獻和法律文書中。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 字面含義:指與原有簿冊分開、獨立設立的記錄冊或名冊。例如《新五代史·王處直傳》記載,王處直曾将士兵姓名單獨記錄在“别籍”中,後借故誅殺。
二、曆史與法律語境
-
法律禁止“别籍異居”
古代法律(如唐宋時期)明文規定,若父母在世,子女不得“别籍異財”(即另立戶籍、分割家産)。例如宋代诏令“父母在而别籍異財者,論死”。
-
實際應用案例
- 唐代《唐律疏議》規定:“諸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孫别籍異財者,徒三年。”
- 宋代延續此律,強調家族財産與戶籍的統一性。
三、其他引申用法
在部分文獻中,“别籍”也用于指代非正式的記錄或秘密名冊,如軍事、政治領域的分冊登記。
四、總結
“别籍”既是一個具體的檔案管理概念,也反映了古代社會對家族倫理和財産制度的規範。如需更完整的古籍原文或法律條文,可參考《新五代史》《唐律疏議》等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别籍(bié jí)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不屬于本類别或種類。
拆分部首和筆畫:别字的部首是刀(刂),共有四個筆畫。
來源:别籍一詞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具體來源及其演變過程暫無相關資料。
繁體:別籍(bié jí)。
古時候漢字寫法:古時候别籍這個詞的寫法與現在相同,沒有明顯的變化。
例句:他的行為别籍于常理。
組詞:别處、歸籍、異籍。
近義詞:外類、異類、不同類别。
反義詞:同類、相同類别。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