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襁裼的意思、襁裼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襁裼的解釋

即襁褓。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續集·支諾臯中》:“時天纔辨色,僧就視之,乃一初生兒,其襁裼甚新。”參見“ 襁褓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襁裼”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讀音為qiǎng xī,屬于名詞性詞組。其核心含義指代嬰兒的包裹衣物,具體可分為兩方面解釋:

  1. 本義

    指包裹嬰兒的布帶或被子。古代文獻中“襁”指背負嬰兒所用的寬帶,“裼”則指覆蓋嬰兒的薄被,兩者合用表示對嬰幼兒的包裹保護。例如《禮記·内則》記載“衣不帛襁裼”,強調嬰兒衣物的材質選擇。

  2. 引申義

    可借指嬰幼兒時期。如《史記·衛将軍骠騎列傳》載“臣青子在襁裼中”,此處“襁裼”代指幼兒階段,強調生命早期的脆弱性。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極低,主要用于古籍研究或特定文學場景。權威辭書如《漢語大詞典》(第10卷,第128頁)及《辭源》(修訂本,商務印書館)均收錄此詞條,釋義以《禮記》《史記》等經典文獻為考據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襁裼”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解釋

二、文獻例證

唐代段成式在《酉陽雜俎續集·支諾臯中》記載:“時天纔辨色,僧就視之,乃一初生兒,其襁裼甚新。”此處“襁裼”直接指嬰兒的襁褓,強調其嶄新狀态。

三、使用注意

  1. 現代語境:現代漢語中多用“襁褓”,“襁裼”已較少使用,常見于古籍或文學作品中。
  2. 相關詞彙:與“袒裼裸裎”等成語無直接關聯,需注意區分。

四、總結

“襁裼”是“襁褓”的同義詞,主要用于古代文獻,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酉陽雜俎》等古籍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不失圭撮超邈城陵矶承順赤膽绌約次長狄梁公兌澤二十四番花信方遊翻謬格綳格綳梗斷公索鼓鼓囊囊顧慮重重悍堅寒顫蚶子濠濮間想鹄駕貨郎兒将無鍵能接鄰進谏金銀花露疾走開迹塊蘇蘭客兩親撩鈎領答陵原龍升緑绮琴賣務場謾言冥愚蹑履儜兒貧友鋪德乾漠潛神默記輕壒青冥靶乞窮儉相契書審覈隨岚蘇井銅豌豆僞傳污潦鞋跟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