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同源異派的意思、同源異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同源異派的解釋

見“ 同源異流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同源異派"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是指事物最初源自同一根本,但在發展過程中分化出不同的流派或分支。以下是基于漢語詞典及語言學角度的詳細解釋:


一、字義拆解與整體釋義

  1. 同源

    “源”指水源、根源,引申為事物的共同起源或基礎。“同源”即擁有相同的源頭或始祖。

  2. 異派

    “派”本義為水的支流,後引申為學術、宗教、藝術等的分支流派。“異派”指不同的派别或分支。

  3. 整體含義

    該成語形容同一事物在曆史演進中分化出多種不同的形态或派系,強調“起源相同,發展相異”的辯證關系。


二、權威詞典釋義與用例

  1. 《漢語大詞典》釋義

    “謂起始、發端相同而趨向、終結不同。”

    用例:

    南北朝顔之推《顔氏家訓·慕賢》:“同源異派,人自為家。”

    (描述學術思想雖同出儒家,但後世學者各成流派。)

  2. 《辭源》(修訂本)補充

    強調其多用于文化、學術領域,如學派分化、藝術風格演變等。

    例:佛教自印度傳入中國後,同源異派,形成禅宗、淨土宗等不同宗派。


三、語言學與文化學中的應用

  1. 語言演變例證

    漢語方言的形成是典型“同源異派”:

    • 上古漢語為共同源頭(同源);
    • 中古後分化出官話、粵語、吳語等十大方言(異派)。
  2. 文化現象分析

    中國傳統繪畫中,山水畫在南宋後分為“浙派”“吳門派”等流派,技法雖承繼五代大家(同源),但風格迥異(異派)。


四、近義概念辨析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M].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2. 王力. 《古漢語字典》[M]. 中華書局, 2000.
  3. 袁家骅. 《漢語方言概要》[M]. 語文出版社, 2001.
  4. 俞劍華. 《中國繪畫史》[M]. 東南大學出版社, 2009.

網絡擴展解釋

“同源異派”是一個漢語成語,指事物起始或根源相同,但後續的發展方向、表現形式或結果不同。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該成語強調“起源一緻,分支各異”的概念,常用于描述文化、思想、技藝等領域中同一起源的事物因不同演變路徑而形成差異的現象。例如,不同藝術形式可能源自同一傳統,但發展出各自獨特的風格。

2.出處與背景

出自清代李漁的《閑情偶寄·詞曲·結構》:“填詞非末技,乃與史傳詩文同源而異派者也。”。此處李漁通過對比詞曲與史傳詩文,說明它們雖同屬文學創作,但發展路徑和表現形式不同。

3.結構與用法

4.應用場景

適用于學術讨論、文化比較等領域,如:

5.權威性補充

漢典等工具書将其定義為“起始相同而趨向不同”,進一步印證了核心含義。該詞為中性表述,不包含褒貶色彩。

别人正在浏覽...

白管保官八音響不想出殘恣償負車笠之盟儲斂蹙頓德容言功跺足沸聒飛跳風井告養根萌革沈歸翮和沖黃宮化膿昏虐假公營私級任酒靥卷甲束兵快車诳侮跨越奎垣連獨蓮兒盼兒镂金緑林爐炭率幸免慮迷厮齧氈女郎潘鬓成霜滂洋評事騎馬布清矑青衣魚拳頭上立得人,肐膊上走得馬取青媲白膳脯使性傍氣霜髩順禮庶人風酸與所存探本溯源騰騰烈烈跳躁溫仁脅肩低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