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黃宮的意思、黃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黃宮的解釋

(1).黃鐘之宮,十二樂律之一。古時用十二樂律代表十二個月,黃宮代表仲冬之月,即十一月。 宋 曾鞏 《賀杭州趙資政冬狀》:“竊以布律而候,氣萌動於黃宮;立表以須,景長至於南極。” 宋 蘇轼 《賀列郡知通冬至啟》:“日旋南極,氣兆黃宮。” 宋 範成大 《臘月村田樂府·燒火盆行》:“黃宮氣應纔兩月,歲陰猶驕風栗烈。” 周汝昌 注:“黃宮,黃鐘之宮,黃鐘十二律之首。古時以律管并灰以驗節氣,以為仲冬之月,其氣至,則黃鐘之律相應。從十一月起至十二月末,将滿兩月。”

(2).道教稱頭頂為“黃宮”。 宋 蘇轼 《谪居三適·旦起理發》詩:“安眠海自運,浩浩朝黃宮。” 王文诰 輯注引 趙次公 曰:“‘黃宮’字,道家以臍下為丹田,腦頂為黃宮。”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黃宮”一詞在漢語中有兩層主要含義,分别涉及古代樂律和道教術語,具體解釋如下:

一、樂律中的黃鐘之宮

  1. 基本定義
    黃宮是古代十二樂律之一,對應黃鐘律的宮音(黃鐘之宮)。古時用十二樂律象征十二個月份,黃宮代表仲冬之月,即農曆十一月。

  2. 文獻例證
    宋代曾鞏在《賀杭州趙資政冬狀》中提到“氣萌動于黃宮”,蘇轼的《賀列郡知通冬至啟》中也有“氣兆黃宮”之句,均以黃宮代指十一月的氣候變化。

  3. 科學背景
    古人通過律管置灰觀測節氣,仲冬時黃鐘律管内的灰會被吹動,故稱“黃宮應氣”。

二、道教術語中的頭頂

  1. 身體部位指代
    道教将人體分為多個“宮”,其中頭頂被稱為“黃宮”,與臍下的“丹田”相對應。

  2. 文學引用
    蘇轼在《谪居三適·旦起理發》中寫道“浩浩朝黃宮”,趙次公注解此句時明确提到道教的這一概念。

三、其他說法辨析

部分資料(如)提到“黃宮”指代帝王宮殿,但此解釋未見于權威古籍或主流詞典,可能為現代引申或誤傳,需謹慎采用。


以上内容綜合自漢典、宋代詩文及道教典籍釋義,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宋史·樂志》或道教經典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黃宮》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黃宮》指的是古代帝王居住和辦公的地方,也就是皇宮。它是帝王統治者的行宮,是古代王朝最高權力和權威的象征。

拆分部首和筆畫

《黃宮》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黃」和「宮」。其中,「黃」的部首是「⻊」,它的筆畫數是9;「宮」的部首是「宀」,它的筆畫數是3。

來源

《黃宮》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曆史中的王朝。在古代,帝王居住的地方被稱為「宮」,而多數古代宮殿的外牆塗黃色,因此稱為「黃宮」。

繁體

《黃宮》的繁體字為「黃宮」。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中「黃宮」的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沒有顯著的變化。

例句

1. 古代帝王居住在黃宮中,行使着至高的權力。

2. 在曆史上,黃宮是封建帝王的象征。

組詞

黃帝、宮殿、金宮、王宮

近義詞

皇宮、皇城、紫宮、禦殿

反義詞

白宮、寒宮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