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英文解釋翻譯、唇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labium; lip
【醫】 cheil-; cheilo-; ehilo-; labia; labio-; labium; labrum; lip
相關詞條:
1.labium 2.lips
例句:
- 她把玻璃杯送到嘴邊[用嘴唇觸及玻璃杯]。
She set the glass to her lips/her lips to the glass.
- 他使勁兒把食物咽下去,嘴唇都扭曲起來。
His lips worked as he tried to swallow the food.
- 她綻唇微笑。
Her lips parted in a smile.
- 白唇鹿在這個地區很罕見。
The white-lipped deer are rare in this area.
- 他幹裂的嘴唇流出血來。
His chapped lips were bleeding.
- 她的下唇顫抖着。
Her nether lip trembled.
- 她舉起一根手指放在唇邊,示意肅靜。
She raised her finger to her lips as a sign for silence.
- 他吻了她的嘴唇。
He kissed her on the lips.
專業解析
一、基本釋義
唇(chún) 指人或某些動物口部邊緣的柔軟肌肉組織,具有保護口腔、輔助發音和進食的功能。漢語中常與“嘴唇”同義,英語對應詞為lip(n.)。例如:
- 上唇(upper lip)、下唇(lower lip)
- 唇齒相依(比喻關系密切)
二、醫學與解剖學定義
在解剖學中,唇分為紅唇部(暴露的黏膜部分)和白唇部(與皮膚過渡區域),由口輪匝肌構成,富含神經血管,對觸覺敏感。醫學文獻強調其保護口腔黏膜、參與面部表情的作用(來源:《格雷解剖學》)。
三、文化延伸含義
- 語言象征:漢語成語“唇槍舌劍”比喻言辭激烈,“唇亡齒寒”強調利害關系。
- 美學意義:古文獻《釋名·釋形體》載:“唇,緣也,口之緣也”,形容其為口的邊界裝飾。
四、英語對應詞詳解
Lip(n.)的詞典釋義包括:
- 解剖學:Two fleshy folds surrounding the mouth(牛津英語詞典)。
- 引申義:Edge of a hollow container(如杯口),或比喻冒失言語(e.g., "bite one's lip"表隱忍)。
參考來源:
-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 《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牛津大學出版社
- 《格雷解剖學》(臨床實踐版),Elsevier出版
- 《釋名·釋形體》,漢代劉熙著(古籍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唇”是現代漢語常用字,讀音為chún(與“純”同音),其詳細解釋如下:
一、字形結構與造字本義
-
字形演變
- 金文由“辰”(表振動)和“口”(表嘴)構成,造字本義指口部周圍開合、伸縮自如的軟組織。
- 《說文解字》注為“驚也”,後演變為今義。
-
部首與結構
二、基本含義與引申義
-
基本定義
- 指人或動物口腔周圍的紅色肉質部分,如“嘴唇”“唇膏”。
-
引申含義
- 比喻關系密切:如“唇齒相依”“唇亡齒寒”。
- 指邊緣:如“錢唇”(形容薄如銅錢邊緣)。
- 代指言語:如“唇舌”“唇吻”。
三、古籍例證
- 《左傳·僖公五年》
“輔車相依,唇亡齒寒”,比喻利害相關。
-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唇焦口燥呼不得”,描繪嘴唇幹裂的狀态。
- 沈括《夢溪筆談》
“薄如錢唇”,形容活字邊緣的厚度。
四、相關詞組與用法
- 常用詞:嘴唇、唇齒、唇膏、唇裂、唇舌。
- 成語:唇紅齒白、唇槍舌劍、反唇相譏。
五、文化與社會意義
- 美學象征:常被用來形容容貌俊美,如“唇紅齒白”。
- 語言功能:作為發音和進食的重要器官,被視為“言語的門戶”。
若需進一步了解方言讀音或詳細筆順,可參考漢典(-2)或樂樂課堂(-4)。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霸占者采樣系統成型端除法次常式春風粗斜體達莫克拉底氏糖膏礬鹽鞣制手套革菲烷分庭福諾二七●負栅含硫石灰洗液合掌消緩鹽火舌尖端間隙胫骨痛硫酸鈣鹵化烷基鋅目前皮革修整欺詐答辯人肉性構造銳角三角形銳敏性篩後靜脈施工規範特種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