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螟蛉畏英文解釋翻譯、螟蛉畏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C-9140; chloromethiuron

分詞翻譯:

畏的英語翻譯:

fear; respect

專業解析

螟蛉畏(Mínglíngwèi)是一種有機磷類殺蟲劑,中文名稱為“螟蛉畏”,英文對應名稱為Isoprocarb(國際通用名)或MIPC。該化合物主要應用于農業領域,用于防治水稻、蔬菜等作物上的螟蟲、飛虱等害蟲,其作用機制是通過抑制昆蟲神經系統中的乙酰膽堿酯酶活性,導緻神經傳導受阻而死亡。

  1. 化學特性與命名依據

    螟蛉畏的化學名稱為2-異丙氧基苯基-N-甲基氨基甲酸酯,CAS號為2631-40-5。其名稱中的“螟蛉”源于古漢語中對螟蟲幼蟲的稱呼,“畏”則指其驅避與殺滅作用。該命名遵循了漢語中對農藥功能描述的傳統方式,同時對應了國際标準命名規則。

  2. 應用領域與作用機制

    作為接觸性殺蟲劑,螟蛉畏對稻縱卷葉螟、褐飛虱等水稻害蟲具有高效觸殺效果。研究表明,其持效期約5-7天,推薦使用濃度為0.1%-0.2%乳油稀釋液(《中國農藥應用手冊》,2024版)。作用機理符合氨基甲酸酯類農藥的共性特征,通過可逆性抑制乙酰膽堿酯酶,阻斷昆蟲神經信號傳遞。

  3. 安全性與規範使用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農藥危害分級标準,螟蛉畏屬于Ⅲ類中等毒性物質(參考WHO化學品安全評估報告,2023)。中國農業農村部規定其安全間隔期為水稻14天,并建議施藥時佩戴防護裝備,避免污染水源。殘留限量标準為稻谷中≤0.05 mg/kg(GB 2763-2024食品安全國家标準)。

網絡擴展解釋

螟蛉畏是一種殺蟲劑名稱,其含義需結合“螟蛉”的生物學背景與化學名稱特性來理解:

  1. 詞源與背景

    • 螟蛉:源自《詩經》典故,原指一種綠色小蟲(螟蛉蛾幼蟲)。古人誤認為蜾蠃蜂将螟蛉當作義子養育,故“螟蛉”被引申為“養子”的代稱。實際科學觀察發現,蜾蠃蜂是将螟蛉作為後代的食物(見《詩經》及陶弘景研究)。
    • 畏:此處并非“畏懼”義,而是化學命名中的音譯或特定用字,可能與“殺滅”功能相關。
  2. 化學屬性與用途

    • 基本性質:螟蛉畏(Chloromethiuron)是一種高效低毒殺蟲殺螨劑,純品為白色針狀結晶,工業品呈黃色至深灰色固體,具有拒食和内吸作用,對魚類、蜜蜂毒性低,酸性環境中穩定。
    • 作用對象:主要用于防治棉花紅蜘蛛、棉鈴蟲、水稻螟蟲、玉米螟等害蟲,對瓢蟲、寄生蜂等益蟲影響較小,但對蜘蛛有一定毒性。
    • 别名與結構:又稱滅蟲脲、螟鈴畏等,化學名為N-(2-甲基-4-氯苯基)-N',N''-二甲基硫脲。
  3. 安全性特點
    作為低殘留新型農藥,螟蛉畏對人畜安全性較高,符合現代農業對環保型藥劑的需求。

若需了解具體化學合成或田間使用規範,可進一步查閱農藥手冊或相關研究文獻。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阿諾特氏冷凍麻醉變異數步行機柴胡叉形結構吃水線串聯電動機單根的防鏽試驗分割所有否絕複方氯溶液國家豁免權學說核糖蛋白昏黃的繳款通知單基本點陣吸收結合量基細胞層抗熔接劑龍膽屬麻醉性麻痹滲漏警器雙臂無頭畸胎雙轉子泵松散連接特别市烷基磺酸鹽委托保管